快訊

柯文哲腰痛嗎啡類止痛藥用最高劑量 藥師曝這事不尋常

台股狂瀉906點收20,695點…回測去年8月低點 台積電重挫42元收910元

全球瘋「吉卜力」AI圖像! OpenAI執行長求饒:別再玩了

大潤發走入歷史改名「大全聯」 林敏雄:拚綜效衝刺電支、電商

全聯董事長林敏雄。記者黃筱晴/攝影
全聯董事長林敏雄。記者黃筱晴/攝影

面對超競爭的通路挑戰,全聯持續堅守「便宜」的核心價值,並依循過去豐富的合併經驗,董事長林敏雄28日表示,「融合打造更強大的全聯,制度並行推動品牌向前,才能加快腳步創造綜效。」透過不斷創新、進步,期盼帶給顧客最豐富的消費體驗;集團結合超市、量販、生鮮雜貨外送、電商等,涵蓋最便利的線上、線下服務,走出通路外更有全支付打造最多元的使用情境,讓有溫度的「PX服務圈」更接地氣地融入消費者生活。

全聯自2022年併購大潤發後,持續運用超市與量販各自專長,去年起大潤發團隊搬進全聯總部辦公,有效提升內部溝通效率,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綜效。對此全聯表示,未來超市、量販都將以嶄新形象亮相,並邀請2024巴黎奧運台灣代表隊服裝設計師周裕穎操刀,為全聯注入年輕且充滿活力的形象,同時加入ESG的理念,打造耐穿且環境友善的員工制服。融合超市量販雙方優勢,持續壯大品牌影響力,將為顧客帶來最大的福利。

迎接快速變動的消費市場,全聯過去從乾貨到生鮮,近年來投入更多資源在烘焙麵包、調理熟食等品類,期許成為「有溫度的超市」。展望2025年集團整體業績可望達2,200億元(含大潤發),全聯總店數目標超過1,250店,達標關鍵在於重點品類經營,全聯總經理蔡篤昌表示,便宜是全聯的核心,如何做出差異化商品與充滿娛樂感的服務更是關鍵。」觀察消費者需求,從中找到機會點,提升賣場商品豐富度;並透過線上、線下、電子支付等服務完整串聯。

2024年全聯集團業績豐收,營業額衝破2,100億元,除積極創造超市與量販整合綜效,在會員及電子支付開拓更有所斬獲;PX Pay會員破千萬之外,將期許打造PX Pay成為超級APP為超市、量販所有會員服務。全支付現會員已達530萬,日本跨境支付屆滿一年,除帶動整體交易額成長,消費者返國持續使用比例高達8成,日前再下一城,韓國跨境支付服務正式上線,搶頭香成為首家進軍韓國的電子支付業者,今年將以台灣電支第一為集團整體目標。

此外,看準2026年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消費者提前顧健康的意識抬頭,全聯將網羅功能性保健食品,著重各年齡層保健營養品經營,而除了銀髮商機外,年輕運動健身族群所需的乳清蛋白攝取趨勢,也將成為重點經營項目。另外,因應少子化時代,取而代之的貓奴、狗奴激增,現代人對毛小孩陪伴需求大幅提升,集團也將持續強化寵物食品、用品導入,並掌握相關節慶商機,提升商品類型的豐富度,滿足消費者日常生活所需。

全聯 大潤發 林敏雄 消費 電子支付

延伸閱讀

新北青創土城電商基地今啟用 為青創打造電商樞紐

是你嗎?全聯開出114年1、2月份特別獎發票

全聯1罕見水果限定回歸 婆媽瘋搶讚香甜:有莓果味道

她讚全聯APP可查附近店家6折商品 網實測搖頭:只能參考

相關新聞

大潤發改名「大全聯」 估第三季完成轉換…全聯今年業績挑戰2200億元

超市龍頭全聯去年營收再創新高,今年規劃將併購兩年的大潤發量販改名為「大全聯」,董事長林敏雄今日表示,今年整體業績目標挑戰...

六都年輕人何時能買房?一表看全台青年屋主、114萬人已圓夢

根據財政部2023年房屋稅籍資料,全國房屋稅籍總戶數為1,163萬戶,其中年齡在20~39歲之間的房屋稅納稅義務人青年屋...

好市多新規4月上路!入場需「電子掃卡」 同住家人、孩童會彈性調整

知名美式賣場好市多(Costco)採取會員制,進場購物必須將會員卡亮給入口處的工作人員看,為防杜「非會員」趁機進入,好市...

台北五大美食商圈店王曝 這間雞排店單坪租金近萬元創新高

民以食為天,又有餐飲業者創下商圈店面租金新高。住商機構觀察實價登錄,信義區美食一條街永吉路30巷,近期傳首次有單價近萬元...

林敏雄:大潤發Q3改名大全聯

超市龍頭全聯去年營收再創新高,董事長林敏雄今日表示,今年規畫將併購兩年的大潤發量販改名為「大全聯」,預計第三季完成轉換,...

大魯閣進軍美國!休士頓首家棒壘打擊館開幕吸人潮

大魯閣(1432)美國首家棒壘球打擊中心3月28日在德州休士頓Katy正式開幕。大魯閣進軍美國市場,首家大魯閣棒壘球打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