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潤發改名「大全聯」 估第三季完成轉換…全聯今年業績挑戰2200億元

超市龍頭全聯去年營收再創新高,今年規劃將併購兩年的大潤發量販改名為「大全聯」,董事長林敏雄今日表示,今年整體業績目標挑戰2200億元,年增4.7%,全聯總店數目標超過1250店。
林敏雄表示,經營超市是戰戰兢兢,一天都不能懈怠,希望對物價、台灣消費者都有所貢獻,業績也穩定成長,每年幾乎都增加100億元業績,且全聯雖然是本土通路,但也必須一直進步,目前線上、線下都有完整布局。
全聯併購大潤發已逾2年,全聯也決定將全台20家「大潤發」量販店將改名為「大全聯」,預計第3季完成轉換,「大潤發」三字在台灣將走入歷史,而全聯全台門市已超過1200家,去年營收衝破1800億元,若加計大潤發營收,雙品牌年營收已達2100億元。
全聯近年來力拚電子支付,目前全支付會員已達550萬,日本跨境支付屆滿一年,除帶動整體交易額成長,消費者返國持續使用比例高達8成,日前再下一城,南韓跨境支付服務正式上線,搶頭香成為首家進軍南韓的電子支付業者,林敏雄表示,今年將以台灣電支第一為集團整體目標,也希望進一步跨足泰國、越南等海外國家。
全聯總經理蔡篤昌表示,便宜是全聯的核心,如何做出差異化商品與充滿娛樂感的服務更是關鍵,觀察消費者需求,從中找到機會點,提升賣場商品豐富度,並透過線上、線下、電子支付等服務完整串聯。
除了實體門市拓點,全聯持續衝刺線上事業,預估2025年將突破百億業績。蔡篤昌表示,主打線上不加價,無須入會滿額即享免運的「小時達」,也逐年針對外送平台、商品數、店數積極拓展,快速擴大業績與市占,自營平台因不定期的多重優惠活動,「更便宜」的超值誘因,帶來超過6成的業績成長幅度。
蔡篤昌指出,截至今年2月,小時達門市已達1134間,除了少數沒有騎士服務或較迷你的店型,2025年目標是布局全門市,同時持續改善缺貨、揀缺率,優化消費者體驗,拉高單店的線上業績占比,並擴大中南部的生鮮外送普及率,期盼從北到南都能提供便宜又方便的服務,持續穩坐生鮮外送的第一品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