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頻道/創新板2.0 + 創櫃板Plus 力挺新創IPO
近十年,台灣政府積極改善資本市場法規,為新創企業提供融資管道。2024年推出的「創新板2.0」與「創櫃板Plus」兩大改革,進一步降低新創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門檻,期待將台灣打造成亞太地區新創IPO的重要樞紐。
新創企業以創新為核心競爭力,需要強大的資金支援。資本市場本是為滿足這一需求而存在,尤其當今AI等新經濟領域的競爭已從技術之爭,逐漸轉變為資本實力的角逐,各國的資本市場發展優劣,便為關鍵。
然而,台灣新創企業融資環境與美國存在明顯差異:首先,台灣缺乏完善的未上市股份二級交易市場,企業併購創新文化不盛行,導致未上市新創公司股權流通性低。再者,台灣投資人普遍偏好投資硬體產業,重視「即期獲利能力」而非長期發展潛力。第三,台灣上市法規對「連續獲利」及「淨值為正」的要求,成為新創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障礙。
為彌補這些缺口,台灣政府推出了新的資本市場改革方案。
一、創新板2.0:面向成熟新創的快速IPO通道
創新板2.0的特殊在於突破主板「連續獲利」的傳統要求,採用市值、營收等多元指標。主要特點包括:
1.創新性要求:符合政府產業發展策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或創新經營模式。
2.設立年限要求較低:本國公司僅須滿2年以上。
3.投資者範圍擴大,流通性大幅提升:2025年1月起,投資資格已擴大至全市場1,300萬名投資人。放寬後首日成交量增加2.5倍,日均成交值較2024年成長253%。
適合的企業類型包括市值達10億以上的科技企業、已有穩定營收但仍虧損的快速成長企業、希望回台IPO的海外台資企業,以及需要大額資金擴張的成熟新創。
二、創櫃板Plus:孵化早期創新企業的搖籃
創櫃板Plus可視為「IPO先修班」,針對資本較小、剛起步但有創新能力的企業或團隊,簡化申請程序,擴大推薦來源。核心價值包括:
1.分階段輔導:「納入輔導」與「登錄創櫃」兩階段。
2.資金與專業支援:提供業務或投資媒合、公開募資、參加展覽活動。
3.實踐彈性輔導:企業可自行選擇接受會計師輔導時間,提供分級輔導課程。
4.無硬性資本額要求:更適合資本額較低的創新公司。
台灣作為亞太新創IPO樞紐,台灣創新板2.0也足以吸引國際新創企業關注,其優勢包括,KY架構支援:支援國外登記公司以「KY」結構回台IPO;地緣政治優勢:在中美關係變化背景下,台灣提供理想的替代選擇;製造業優勢:台灣自動化製造業非常適合協助解決美國缺工問題;金融市場發展:金管會積極推動「台版亞洲資產管理中心」。
成功案例包括錼創-KY(6854),最大股東為三星集團,以及Gogolook,預計在今年4月從創新板轉至一般板上市的純軟體服務企業。
台灣創新板2.0與創櫃板Plus提供完整的新創企業成長路徑。這種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立,不僅為本土新創提供成長平台,更有望將台灣打造成亞太地區新創企業IPO首選地。對國際企業而言,台灣提供獨特價值,包括完整的硬體產業生態、友善的外商政策、靈活的上市條件以及連接全球市場的戰略位置。
企業應根據自身發展階段、資金需求及成長策略,選擇最適合的板塊,藉此加速實現商業願景,在全球競爭中搶占先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