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喊話 解房市五痛點 盼政策因時制宜「放寬一點」

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昨(2)日向政府提「五大房地產政策建言」,包括推動及鬆綁防災型都更、正視土地價格高漲、提高豪宅門檻、提升貸款成數、開放大規模土地規劃等,希望房地產政策更健全,創造產業、民眾雙贏。
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會員昨日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言。出席者包括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暨全陽建設董事長陳勝宏、長虹建設總經理李耀中、璞真建設董事長林廷芳、力銘建設董事長郭淑珍、璞永建設董事長楊岳虎、良茂建設董事長陳春銅、文心建設董事長葉明進、冠揚建設董事長黃泰賢、廣宇建設總經理李毓超、福隆建設總經理趙恩廣、連雲建設執行董事蔡漢威、僑聯建設董事長李明昌。
去年9月19日央行打炒房後,房市買氣降溫,今年第1季房市交易量亦下滑,多家建商均指出,樂見政府打擊投機客,身為開發商,也不希望房地產過熱,不過在房市買氣低迷下,業界同聲呼籲政府「放寬一點」,希望政策不要「只進不出」,而是因時制宜。
指標建商昨日聚焦都更政策,台北市逾40年老公寓比比皆是,城市翻新要靠都更,但都更耗時冗長,整合動輒逾十年,時間拉長後拆遷補償等隱形成本驚人,對建商而言壓力大。
此前,台北市推動防災型都更有三條件放寬,業者期許未來進一步針對屋齡50年以上的老屋,又或是建築物耐震性指標等政策更完整,提升都更效率。
針對豪宅門檻、貸款成數等政策,建商指出,落實居住正義是業界共識,但政策不能「一刀切」,若只用總價、單價去定義豪宅,抑制大坪數買氣,而新青安政策卻熱炒小宅交易,有多人居住需求家庭,只能擠在狹小空間。建商認為,初步解方是,譬如自住三人以上家庭,針對45坪房屋貸款,能放寬到八成以上。
至於房價問題,建商認為,除工資、原物料上漲外,土地價格高漲,是成本大增原因之一,若地價難降,房價也不可能下修,建商僅是賺取合理加工費,期許政府共同思考。
另外房市一向是供需問題,以台北市而言,政府是否可把「餅」畫到最大,比方說社子島、關渡平原等,這些區域若能有更好的土地釋出及規劃,供給上來了,房價自然就會降下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