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今贏/釐清真相 拒絕操弄
活動中,負責煮甜湯的兩人,手上和嘴上都沒閒著,朋友看到他們有說有笑,隨口調侃說:「你們在『喇D賽(攪豬屎)』嗎?」煮湯人聽了看著鍋內相視一笑。
俗話中的「喇D賽」,通常是指閒聊鬼扯,本意是現況已經慘不忍睹,偏偏有人瞎攪和,以至於狀況更糟。
自古嚼舌根,不受性別限制;某司裡有位先生,平常總是喜歡張大眼睛豎起耳朵,把根本不存在的事情,加上想像力隨意傳送,因為隨口說說,同事不好深究,久而久之,只要看到他,都會停止交談。
這樣一來,反而讓他懷疑有人計畫聯合起來對他不利,多次向管理階層投訴,管理階層查無實證,感到非常頭大。
了解狀況後,找來「深受委屈」的他,閒聊後詢問最近傳自他口的事件:「你說的某事,還有誰知道?」他斬釘截鐵回答:「大家都知道,只是不敢講,我為了公司好才會說。」
我:「這件事經過跟你說的不一樣,你說的大家是指誰?我再確認。」再答:「應該是他們弄錯了,反正跟我無關,如果把名字講出來,那就是沒義氣。」
我心裡嘆了一口氣:「不確定的事情,不適合到處說,這樣做損人不利己,幸好你夠義氣,沒把「大家(他們)」講出來,這件事到此為止,下不為例。」他訥訥地說知道了。
《左傳》記述:春秋時代魯國宰相叔孫豹,夢到天塌下來,有個長相黑皮膚、駝背、深眼睛、豬嘴巴,叫做「牛」的人幫他撐住塌下來的天,當上魯卿後,之前外面的女人送來野雞,順口詢問小孩的狀況,找來一看竟然相貌正是夢中人,於是帶回身邊特別寵愛。
《韓非子.內儲說上》提到:豎牛恃寵而驕,經常假傳命令,先是陷害嫡次子仲壬被賜死,後來看到叔孫豹為嫡長子孟丙鑄鐘,故技重施向孟丙謊稱已經獲准使用,導致叔孫豹因為誤會趕走孟丙。
隔了一年,豎牛假意為孟丙求情,叔孫豹同意召回,未料豎牛捏造孟丙心懷怨恨不願回來的消息(真相其實是他騙孟丙回來一定被殺),以至於叔孫豹勃然大怒派人殺了孟丙,而他則在生病時,被獨攬大權的豎牛支開照顧的人給活活餓死。
明朝洪楩《清平山堂話本》裡面有個快嘴李金蓮,個性直白、講話像機關槍,和她對話的人,即使自認牙尖舌利,在她面前只能算大舌頭,幸好李金蓮純粹愛頂嘴,沒有壞心眼,只要不毒她就不會中槍,所以觀眾看了笑哈哈,不會感到害怕。
煮甜湯和「喇D賽」大不同,前者甜蜜在心頭,後者讓人掩鼻而過;觀察敏銳且口齒伶俐的人,原本可以成為組織潤滑劑,如果利用他人無法、無暇查證就興風作浪,自然會成為公敵。
管理者面對言之鑿鑿的「大家(他們)說、我以為」,必須保持耳根清淨,絕不先入為主信其必然或不然,更不適合抱著「姑妄言之、姑妄聽之、姑妄信之」的心態。待逐一釐清發現真相時,對於操弄者必定嚴斥不放縱,自然不會有人拿著攪屎棒,把組織氛圍弄得臭氣薰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