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定汽車後市場藍海 汽美輪胎鈑噴三箭齊發

連鎖汽車美容與鍍膜品牌捷博4月下旬將登錄興櫃。圖左起為發言人張裕旻、董事長彭仕邦、代理發言人龐鈺潔。記者林海/攝影
連鎖汽車美容與鍍膜品牌捷博4月下旬將登錄興櫃。圖左起為發言人張裕旻、董事長彭仕邦、代理發言人龐鈺潔。記者林海/攝影

汽車售後服務市場蓬勃發展,連鎖汽車美容與鍍膜品牌捷博4月下旬將登錄興櫃。董事長彭仕邦表示,捷博全台已開出18家營業據點,全年預計再展10家直營與合作門市,朝2029年達成200家據點目標邁進,要打造國內第一家規模化、連鎖化的汽車售後服務公司。

電動車日益普及,汽車售後市場版圖也將隨之改變,消費者對於汽車售後服務的需求更高,「汽車美容與鍍膜」、「輪胎快保」、「鈑噴維修」三大業務比重已超越整體後市場50%,預估2025年上述三項服務全台市場規模加總將近1385億元。

彭仕邦表示,捷博專注於三大業務的整合與發展,透過創造產業革新,成為汽車售後服務界的7-ELEVEN。

彭仕邦指出,捷博目前在汽車美容與鍍膜、輪胎快保、鈑噴維修三大業務的營收占比為26%、26%、48%;分別經營日本技術授權的KeePer PRO SHOP、法系輪胎品牌Michelin馳加及自營Jesper捷博鈑噴中心;並且透過制定產業標準、制定消費者標準、制定從業人員標準,建構完整售後服務生態鏈。

彭仕邦表示,在汽車美容與鍍膜方面,捷博導入來自日本KeePer技研的職人鍍膜技術,提供日式精緻純水手工洗車與鍍膜服務,去年捷博旗下KeePer汽車美容門市每月平均來車數超過2262台,每輛車平均消費金額3451元,大幅優於交通部統計的小客車平均每月清潔費697元;鍍膜均單價可達19502元,更為洗車平均單價的15倍。

彭仕邦也說,2025年台灣汽車美容市場產值高達731億,顯示消費者對於車輛外觀與保值需求日益強烈,汽車美容與鍍膜市場規模快速擴大,成為後市場中最具潛力的高毛利業態之一。

除汽車美容外,捷博的輪胎與鈑噴服務也快速成長。彭仕邦表示,根據GFK針對台灣輪胎市場的調查數據顯示,去年輪胎市場規模高達285億,2030年將突破400億大關,2023~2030年複合成長率達7.3%,平均每年每車更換0.7條輪胎,約2.8年會更換2條輪胎。

而捷博2024年輪胎業務年營收突破4000萬元,年增超過5倍,企業客戶貢獻比重達69%;鈑噴中心則創造平均每車42190元的高客單價服務,並維持42%的毛利率與38%的淨利率,為公司獲利的重要支柱。

台灣汽車保有量已超過868萬輛,平均車齡高達11年以上,維修與保養等汽車後市場持續成長中,過去車主習慣原廠保養,但電動車與中古車市場興起後,消費者對於第三方售後服務接受度明顯提高。

彭仕邦表示,捷博看準這波轉型契機,持續導入品牌、技術、數位化流程,致力於打造具規模與信賴感的連鎖服務體系,有志從業人員也可以從產業改革中獲得制度化的培訓及職涯規劃。」

消費

延伸閱讀

捷博鎖定汽車後市場藍海 汽美輪胎鈑噴三箭齊發

御嵿攻高端餐飲 三箭齊發

春天遊日必訪!粉蝶花藍海來接棒 探索茨城「見晴之丘」迷人花海魅力

BMW經銷網絡強化再升級 蘭陽鎔德未來服務中心開幕 雲嘉賓歐原廠認證中古車中心同步亮相

相關新聞

老牌化纖大廠集盛董事長葉守焞辭世 享壽84歲

老牌化纖大廠集盛企業(1455)於21日公告,董事長葉守焞辭世,享壽84歲。公司表示,對葉董事長長年對企業發展的深厚貢獻...

系微高層異動 董事長王志高兼任總經理

系微(6231)21日公告,公司總經理異動,原總經理莊鈴文職務調整,由董事長王志高兼任新任總經理職位,即日起生效。

北市「南山廣場」租賃行情又見每坪五千元行情 總月租金高達189萬元

據最新實價資料顯示,北市辦公室租賃實登又出現單坪五千元的案例,台北市信義計畫區地標大樓「南山廣場」,今年2月41-1樓出...

全台辦公建照年增逾三成 賴正鎰:關稅戰後將再掀商辦買氣

今年前二月全台辦公服務類建照核發總件數306件,年增34.2%,總樓地板面積僅從21萬7,038.6坪微幅增為21萬8,...

賴瑞隆緊盯高雄產業發展 要求中油落實總部南遷

立委賴瑞隆今天安排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考察高雄台積電F22-P1廠區及原高雄煉油廠再利用開發進度。賴瑞隆說,中油石化生產重...

鎖定汽車後市場藍海 汽美輪胎鈑噴三箭齊發

汽車售後服務市場蓬勃發展,連鎖汽車美容與鍍膜品牌捷博4月下旬將登錄興櫃。董事長彭仕邦表示,捷博全台已開出18家營業據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