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母親節將至…蔡康永為這事向S媽道謝 「公開小S對話」網看哭

暗示晶片關稅?川普嘆:若課50或100%關稅「就不會跑去台灣」

AA制? 女性上繳薪水52%攤家計壓力 人生重來三成五不婚不生

現代女性常要身兼上班與母親角色,高達85.4% 的女性上班族自認壓力沉重。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現代女性常要身兼上班與母親角色,高達85.4% 的女性上班族自認壓力沉重。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現代女性常要身兼上班與母親角色,1111人力銀行「職場女性婚育」調查發現,高達85.4% 的女性上班族自認壓力沉重,而家庭結構轉變,調查發現,女性上平均要拿出薪資的52% 來負擔家庭開銷,甚至有18% 的女性,必須全數薪資(100%)投入家庭支出,一肩扛起家計壓力不言而喻。人生若能重來,四成以上願意生育,但有三成五選擇不婚不生。

調查顯示,高達85.4% 的女性上班族自認壓力沉重,其中18.2% 更坦言「壓力山大」,難以喘息。細究壓力來源,最多的是「薪水入不敷出」(55.5%),其次是「家庭與工作難以兼顧」 (43.3%),緊接著則是「不敢輕易請假」(33.4%)。此外,貸款壓力(28.8%),需要分攤家中經濟重擔,也讓許多女性感到責任沉重、難以負荷。

進一步調查發現,平均要拿出薪資的52% 來負擔家庭開銷,甚至有18% 的女性,必須全數薪資(100%)投入家庭支出,一肩扛起家計壓力不言而喻,這些數字背後,也反映出家庭結構與經濟模式的轉變。

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張篆楷指出,過去「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樣貌已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雙薪家庭成為主流。然而,在生活成本高漲、育兒與照護責任大多仍由女性承擔的現實下,女性在職場上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重,壓力也隨之加劇。張篆楷也建議,求職者若有需求,不妨多利用1111人力銀行的履歷健診、AI小精靈等平台工具,提升職場轉換與加值的效率,為自己的下一步創造更多可能。

母親節即將到來,調查也詢問女性對生育的猶疑。當被問及「不想生孩子」的主因時,高達80.9% 的受訪者坦言是「擔心薪水無法負擔養育成本」,凸顯經濟壓力依然是多數人不婚不生的主因。其次是 「不想被家庭束縛」 (58.9%),第三則是「害怕面對婆媳與家庭壓力」(53.6%)。

但另一方面,當問到職場媽媽「是否因孩子而更感幸福」,有54.2 % 表示「是」,可見母職雖帶來壓力,但仍可能轉化為人生中難以取代的成就與情感來源。至於「如果能重來,是否仍選擇結婚與生子」,有40.7 % 的人表示「會」、35.8% 選擇「不婚不生」,另有13.9 %傾向「生而不婚」。這樣的分布說明,傳統家庭模式的吸引力逐漸鬆動,女性在生育選擇上愈加多元且理性。

至於母親節最想收到的禮物,第一名是「與家人共享一頓大餐」(44.2%),其次為「公司發放母親節獎金」,第三為「收到家人的紅包」。這些看似簡單的心願,反映出家庭依舊是媽媽們最甜蜜的負擔,即便會有壓力,但認定「最棒的禮物」依舊是和家人一起過節。另外,莊雨潔也認為,企業若能在節慶時刻主動給予肯定與實質回饋,不僅是慰勞,更是向員工釋出尊重與支持的關鍵訊號,在人才競逐激烈的時代,「體貼」正是企業的另一種競爭力。

壓力 母親節 薪資

延伸閱讀

北富銀母親節優惠開跑!刷J卡享最高8%回饋 富邦卡分期滿額送刷卡金

三商巧福母親節限時「買一送一」!公益套餐再捐10元送愛心

女性不想生孩子主因出爐 「二原因」比婆媳問題壓力大

三商巧福、鮮五丼、拿坡里母親節優惠登場 炸雞啤酒推超殺價

相關新聞

央行限期沒退路!建商頂著壓力 全台首季爆開工潮

全台爆發開工潮,儘管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衝擊房市買氣急凍,惟建商開工量卻逆勢上漲。住商機構統計內政部數據,第1季全台不含農...

迎4+1放假利多 觀光業:國內外旅遊雙贏、把餅做大

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法,新增4個國定假日,勞動節改為全國放假,春節假期則保證7天連假起跳,觀光旅遊業者樂觀其成表示,「放假就...

世界健身宣布:今年為全球投資元年 將進軍泰國目標開設100家分店

全台最大健身連鎖品牌世界健身-KY(2762)9日舉行品牌年度春酒活動,董事長柯約翰宣布,今年是「世界健身的全球投資元年...

美國關稅干擾 貨櫃三雄4月營收同步月減

貨櫃三雄4月營收出爐,受美國關稅戰影響,長榮、陽明均呈現月減、年減現象,亞洲區間航線營收占比約4成的萬海則逆勢較去年同期...

長榮航太打入空巴供應鏈 成一階機體組件供應商

長榮航太科技公司日前與歐洲空中巴士飛機公司完成雙方合作合約簽署,成為空中巴士在機體組件的一階供應商,在業務及製造技術上建...

長榮航太正式加入空巴供應鏈 成第一階機體組件供應商

長榮航太(2645)科技公司日前與歐洲空中巴士飛機公司完成雙方合作合約簽署,成為空中巴士在機體組件的一階供應商,在業務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