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生日快樂/山林水 環工先驅拚循環經濟

山林水環境工程(8473)成立於2004年,創立初期僅以汙水處理工程承攬施工及汙水處理廠操作營運為主,經過21年來,已經逐步擴大成六大核心領域,業務橫跨再生水、海水淡化、生質能源、廢棄物處理、都市及工業務水下水道系統、操作維護營運等。
山林水為力麗集團發展的環工事業,創立時資本額僅600萬元,目前資本額已擴大為18億元,董事長郭又綺指出,山林水的經營理念為「勤儉」、「篤實」、「積極」、「創新」,對於各項承接之工作均以此精神進行服務業主,以最專業及有效率的方式達成業主託付的工作。
山林水在2015年登錄興櫃,隔年與大陸北京控股集團旗下的北控水務集團簽訂取得雲南安寧浩源汙水處理廠40%股權合約,並與北京控股環境集團簽署土壤治理及修復合作框架協議,2016年上櫃,同年底承接之宜蘭縣羅東地區水資源回收中心獲頒發全國第一張水資源回收中心碳足跡標籤。
2017年山林水成立禾山林綠能公司(台中外埔綠能生態園區ROT),主營業務為廚餘厭氧系統稻稈氣化發電,為國內公辦案件首例,另又併購力優勢環保公司,跨入焚化爐底渣再利用領域。
廢棄物再利用 擴展技術布局
2019年承接台中市豐原區山林水水下水道系統第一期-汙水處理廠新建工程,為全國首座雲端智慧化水資源回收中心,獲頒第19屆公共工程金質獎設施工程類特優獎。2020年8月併購潔安事業公司,深化廢棄物清除與處理領域。
全球淨零碳排趨勢下,山林水已跳脫早期環境工程施工及汙水處理本業,除致力於都市汙水下水道系統建設及民生、工業廢水處理,更搭配核心業務創造水資源再利用之價值,達成永續循環經濟,並積極投入焚化爐底渣、生質能與廚餘處理,擴展整體循環經濟的技術布局。
郭又綺表示,山林水做過全台第一座汙水下水道BOT、第一座高科技再生水處理廠,也克服離島施工與供水的挑戰。此外,公司也是營運全台最多的水廠,操作市占率超過25%,也是台積電等高科技業長期水源策略的合作夥伴。
廢棄物處理綠能方面,山林水焚化爐底渣處理業務及參與之台中市外埔區廚餘處理廠之整建營運移轉案,亦持續穩定進行永康民生汙水處理廠及再生水廠,汙水處理量641萬噸,回收水供應量18萬噸,再生水供應量298萬噸,汙水回收率49.30%,為減少氣候變遷衝擊,提升再生能源占比,2023年度太陽能使用量達61,459.56度。
山林水在疫後也曾面臨挑戰,2023年度受全球經濟通膨,人力短缺、原物料成本增加等影響,導致工程成本增加及工期延遲等問題,衝擊營運,惟經營團隊秉持風險管理思維,調整策略因應減少衝擊。
重視社會關懷 實際行動支持
於社會關懷方面,山林水秉持「取諸於社會,用諸於社會」的精神,了解如何以有限資源發揮最大的力量,首重扶助弱勢族群,增加社會的無形安定力量;並舉辦一系列的社會公益活動,呈現在環境、安全衛生、社會等各方面持續的提升,更鼓勵員工及周遭親友參與,以實際的行動為社會公益盡一己之心力。
此外,結合「財團法人郭山林教育基金會」以協助地方環境衛生教育發展為宗旨,持續推廣及辦理汙水下水道等環境保護教育人員進修活動、相關產業發展會議、產學合作、興建改善環境保護公共設施及設備、獎助地區環境發展、衛生保健教育宣導等公益性教育事務。
展望未來,山林水秉持珍惜地球資源,堅持環保使命,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持續檢視經營方向,山林水亦會更加策勵,回應利害關係人所關切的重大主題,強化在公司治理與誠信、法規遵循、經濟績效、員工職業安全、環境保護及參與公益活動等面向的能量,期望山林水在永續經營之路上持續精進。
隨著氣候變遷影響日趨劇烈,山林水持續關注國際環境議題,在永續發展各方面投入資源,期能提早因應,業務朝多元方向持續發展,以符永續發展之需求。
台灣環工市場在環保意識抬頭及政府政策支持下,公共工程大量推動,未來將日趨穩定,為維持公司穩定、多元發展,除固守台灣市場,維持穩定之營收,也致力於新技術、產品之研發,以拓展業務範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