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行動支付盛行、ATM將走入歷史?大陸5年消失30萬台只剩80萬台

新冠又來了!台中醫示警:都是一家一家人來 3症狀最明顯

社宅停車場調漲最高逼近7成…住戶吃不消 北市府:提供臨停優惠

北市近期不少社宅停車場宣布調漲,漲幅最高達68%,議員認為,育兒家庭入住社宅每月育兒津貼僅補助1000元,若有停車需求調漲後等同這筆錢吐回給市府,呼籲應提供育兒家庭的停車費優惠。報系資料照。
北市近期不少社宅停車場宣布調漲,漲幅最高達68%,議員認為,育兒家庭入住社宅每月育兒津貼僅補助1000元,若有停車需求調漲後等同這筆錢吐回給市府,呼籲應提供育兒家庭的停車費優惠。報系資料照。

北市近期不少社宅停車場宣布調漲,漲幅最高達68%,議員認為,育兒家庭入住社宅每月育兒津貼僅補助1000元,若有停車需求調漲後等同這筆錢吐回給市府,呼籲應提供育兒家庭的停車費優惠。停管處表示,若使用率過高或費率明顯低於周邊時會檢討,推動里民臨停優惠政策會比月票划算。

東明、興隆、瑞光等五處社宅停車場都在近期宣布調漲,其中瑞光社宅小型車月票去年11月從3000元調漲到4800元,漲幅約6成;興隆社宅今年1月從3500漲到4200元,漲幅約2成;東明社宅今年7月將從3000元漲到4200元,漲幅約4成,讓住戶哀嚎遍野,還有新手爸媽表示,生孩子租金補貼才1千,停車費調漲幅度超過補貼,「這樣誰敢生?」

一名東明社宅居民反應,LaLaport購物中心3月20日開幕後,就接到停車費調漲公告,東明里居民全日優惠月票從1750元漲至2940元,漲幅高達68%;其他南港區優惠里月票從2000元調高至3360元;一般全日月票則從3000元飆升至4200元,對每日接送孩子的育兒家庭而言,每季多出數千元負擔,形成沉重壓力。

議員曾獻瑩也說,台北市營運社宅共8114戶,其中有1616戶育有0至12歲幼兒占比約兩成,大幅調漲停車費,未照顧育兒家庭的車位需求,更讓社宅住戶承擔商業開發帶來的成本,育兒家庭甚至要在下雨天甚至要帶孩子穿越街區尋找停車位,呼籲市府應研議調漲上限,並針對育兒家庭提供停車費月票優惠,在抽籤時給予育兒家庭加籤,讓社宅落實友善育兒精神。

停管處營運科長李杰儒表示,停車場使用率過高或費率明顯低於周邊,會檢討並調整至相近水準,而停管處轄管停車場皆以公共停車場為管理原則,除提供臨停、月票使用,並於睦鄰考量售有里民優惠月票,社宅住戶如設籍於里內亦享有里民優惠價格。

李杰儒說,東明社宅地下停車場雖檢討調整月票價格,提供有別於過去月票模式,提供設籍里民登記資格享臨停優惠措施,例如在地里民平日停放時間不超過16小時,當日收費最高90元,價格會比購買月票低廉。

都發局也說,目前營運中社宅承租戶育有0~12歲孩童約佔總戶數兩成,為提升育兒家庭入住機率,也有提供育2名以上0~6歲子女育兒家庭於申請社會住宅時加籤,今年預定完工招租戶數超過1千餘戶,有租屋需求育兒家庭仍可於社宅招租時提出申請,協助育兒家庭安居。

租金補貼 社宅 停車場

延伸閱讀

蘆竹社宅幼貓墜樓亡 飼主出國疏於照護將遭終止租約

民代質疑嘉市社宅進度混沌不明 市府:明年有350戶社宅

北市松信社宅上梁 提供90戶入住估2027年底完工

台中2社宅年底放寬外縣市申請 議員憂排擠台中市民中籤率

相關新聞

少子化房價必跌?網指香港照噴 專家:台已出現3大崩壞

少子化對房價沒影響?有網友在PTT以「香港少子化這麼嚴重房價還不是照噴」為題,指香港近年生育率從1.2降至0.7,台灣從...

社宅停車場調漲最高逼近7成…住戶吃不消 北市府:提供臨停優惠

北市近期不少社宅停車場宣布調漲,漲幅最高達68%,議員認為,育兒家庭入住社宅每月育兒津貼僅補助1000元,若有停車需求調...

拿出壓箱寶!台中市府這原因再標售520億元地 6月26日開標

台中市地政局為籌措捷運藍線等重大建設經費,啟動今年第二次標地作業,共釋出水湳經貿園等17筆精華區土地,有中央公園首排的「...

中小企業永續轉型 標竿學習/桃園福容 打造綠色旅館

走進位在桃園藝文特區的福容飯店,面積不大,全部只有183間客房,但是其中的96間豪華客房,都已取得了「碳標籤」認證。別小...

提升國際旅客來台 Klook調查「這三類」最吸引旅客

交通部觀光署今年訂定千萬人次目標,交通部9日針對「提升國際旅客來台」赴立法院進行專題報告,會中觀光署提到將會於主要市場強...

歡慶@GoGo卡生日,優惠狂撒!新戶綁定6大Pay最高30%回饋 網購、全聯、超商、外送、百貨領券享最高10%,嗨領破萬點禮包!

台新 @GoGo 卡自 2016 年上市以來,深受百萬卡友喜愛。今年 3~5 月特別推出新優惠,歡慶@GoGo卡生日,誠意回饋最高30%,引爆卡友熱烈討論!5大消費場景優惠一次解鎖,全聯、指定超商/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