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去哪了?全民普發1萬元再掀論戰…《聯合》粉絲團炸鍋:追問超徵流向、舉債合理嗎

「普發1萬元」議題再度引爆網路熱議,《聯合新聞網》粉絲團湧入大量留言,民眾聚焦超徵稅收去向、政府舉債發現金是否合理,留言區正反聲音持續交鋒,顯現社會分歧與民意沸騰。
原始新聞針對普發現金1萬元是否需要舉債,引發政府帳目透明度爭議。許多網友質疑,過去疫情特別預算明明有1,800億來自前年度結餘、2,000億為舉債,「都寫得很清楚」,如今卻說預算用光、必須再舉債,讓民眾感到困惑與不滿。也有留言指出,當年普發6,000元時同樣靠舉債,質疑政府財報處理邏輯混亂,甚至有人認為「政府帳務黑箱」恐影響金融市場信心。
不過,也有部分聲音認為,國家預算與公司財報邏輯無法直接類比,「特別預算本就會先用前一年度結餘,超徵是超出預期的稅收」,不該以商業角度看待國家帳務。支持者強調,政策需依法編列,不能「想發就發」。
對於原PO質疑政府超徵用途,多數留言一面倒批評與追查,認為現有預算遭到貪污或挪用,質疑監督機制失靈。網友留言「所以超徵的錢都被吃乾抹淨了嗎,檢調是不是該動起來了吧」、「原來最大的詐騙集團,就是民進黨政府」、「發給人民就舉債。給自己人就不用」、「錢都一起貪光了,就算被抓到,他們一路鋪來的輕判就是在等這一刻」、「國庫沒錢,支持查帳」、「因為普發現金沒機會貪污」、「錢都貪完了沒錢給百姓了」、「普發不是因為超收稅金嗎?為何還要舉債,那超收的稅金又被行政院私自挪用去哪裡了,還是已經...」。
也有部分網友以預算法規或政府財政運作角度回應,認為相關預算本就難以預先規劃,部分程序已依規執行「只能說太複雜了,搞得讓人很難查證即可」、「特別預算通常在編的時候就會列財源了,超徵如其名,就是超出預期的稅收,這除非你能在編預算夢到?不」、「所以當初疫後特別預算3800億,才會說先用前年度歲計賸餘1800億支出,這筆預算都已經定了」。
最後也有部分網友以嘲諷語氣表達無奈,認為政黨攻防讓人民厭倦,甚至質疑執政正當性「發錢理由歷年來最爛」、「說謊了 就要一直說謊 或者用更多的謊來圓」、「有錢搞罷免沒錢普發現金」、「你不能一邊說『依法行政』,一邊拒絕執行立法院通過的法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