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今贏/做好選擇 一石二鳥
會考成績公布,大部分的學生都想選填「所能」和「所愛」,父母不是當事人,總想扮演主導者,互動過程中,不論是甜言蜜語或苦口婆心,一言不合照樣發生衝突。
看到兒子的成績,選項可以跨越數理和語文,偏偏基於不喜演算心態,只想選讀語文班,當母親的為了孩子的前途,自然要全力勸服。
不過「未來」實在太遙遠了,即使不怕輸,一想到必須力拚資優同學,「寧為雞口,毋為牛後」的心頓生,再好聽的話,都變成逆耳。本來不想介入,以免變成混戰,但又擔心戰火殃及無辜,只好挺身犯難,激發他強烈的鬥志。
《韓非子.說林》秦武王要甘茂在太僕(禮官,宣達君令,應該類似現在的行政院長),甘茂覺得自己當「行人」好好地,只想維持原狀,但是大老闆既然開口,顯然另有他意,說不定是「多能工」的人資決策,實在不好也不敢回絕,於是詢問孟卯的意見。孟卯建議他:「您的專長是行人,但是應該選太僕,選了太僕,有任何政令,君王照樣指派您來做(別人不敢、也無法跟您搶),等於當了兩個官(擁有新利不失舊權)」。
兒子聽完故事,眼睛亮了一下,我又告訴他:「好比你到一般小吃店,想點個麵飯和小菜,應該沒問題,但是想吃豐盛的Buffet,口袋裡卻得多些銀子,你的口袋愈深,選擇性愈高,這樣沒興趣,可以挑別道,只怕你吃不下,不怕你吃不飽;如果口袋內沒東西,不只望菜興嘆,連門都進不了。」
「你選理化有良師益友砥礪,可以快速提升原有的邏輯演算能力,即使沒前三,至少可以追在後面;數理強的人,通常語文稍弱,語文得靠日夜累積,想要趕上來沒那麼快。你的右手已經有語文,加上左手的數理,將來又會看題又會解題,就好像老虎長了翅膀,怎麼樣?」
兒子微微一笑說:「我懂了,選一得二、一石二鳥,選數理。」
人生何嘗不像選填志願,卻絕非猜拳「非零即和」,只有唯一結果,若想「多元、長遠、可轉化」,需要具備下列思維:
一、自省俯觀,精確選擇:以俯視的角度,深入觀照外表和內在的自己,進行心智和行動力強化,做出最精確和世界的判斷,致力多元能力,保有進退斡旋通道。
二、立己助他,兼顧全面:任何選擇,非以利己利他寬容的心量做衡量,將長遠性、全面性效益囊括在內,擁有實力(能力)與戰力(行動力),不受框架和變局限制。
三、變動靈活,從容轉彎:面對頓挫和瓶頸,找出突破口,在關鍵階段,毅然甩脫包袱,不做無謂糾結纏鬥,進行和掌握再選擇。
持續的學習和能力提升,才能擁有更多選擇,經過深思後的第三選擇,不是妥協或折衷,而是超越自我,如何選擇,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