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將大換血 綠白能否重建關係變數大

MLB/大谷敲三殺後打超前轟 但道奇被逆轉對天使跨季6連敗

影/誰家養的?凌晨驚見鴕鳥在羅東馬路狂奔 用路人嚇壞

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亞泥勇奪四類別大獎

亞泥人資副總經理余東霖(前左四)代表亞泥,領取最大獎項「HR Asia 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亞泥/提供
亞泥人資副總經理余東霖(前左四)代表亞泥,領取最大獎項「HR Asia 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亞泥/提供

2025年《HR Asia》「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揭曉,水泥業巨擘「亞洲水泥」再創高峰,連五年榮獲「亞洲最佳企業雇主」金獎,並一舉斬獲四大類別獎項,包括「多元、平等與包容獎」、「最佳員工關懷獎」、「職場永續獎」與「科技賦能獎」。

亞泥(1102)總經理李坤炎說:「人才是亞泥最珍貴的資產,我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重視人才培育與員工福祉。亞泥致力於建立誠信透明的溝通文化,鼓勵創新思維,同時尊重多元差異,營造具包容力的工作環境。我們期待透過這些努力,讓同仁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更加自信、具備競爭力,也為企業持續成長注入源頭活水。」

亞泥堅信,「讓每位員工都被尊重與珍惜」是幸福職場的根本。公司落實人權政策,承諾營造零歧視的工作環境,尊重性別、族群、年齡、宗教與國籍等差異,並建立完善的申訴與補救機制,全面落實多元、平等與包容。對內持續深化 DEI 文化,開設性別平權、無意識偏見破除與跨世代溝通等課程,強化員工意識與敏感度;對外則推動原住民社區發展行動,涵蓋課後輔導、文化傳承與在地就業培力,擴大企業正向社會影響力。

面對前瞻科技浪潮,亞泥積極導入生成式 AI、深度學習與IoT數據平台,全面優化智慧製造與製程管理,更將數位工具應用至人力資源「選、用、育、留」各環節。2024年亞泥啟動AI與數位技能培訓計畫,培訓時數累計達2,030小時,課程依對象設計,涵蓋了從基礎認識到進階技術的全面內容,包含科普入門、AI素養與思維、生成式AI與工作各層面的整合與應用,讓亞泥從各部門基層、技術人員、資訊人員,及主管,達成「全員AI」升級。

亞泥更落實「以人為本」的職場關懷,從定期健檢、駐點醫護、全額團保,到30天有薪病假與每年3天的志工假,均優於法規標準,照顧員工健康與生活平衡。同時落實並鼓勵原住民同仁申請歲時祭儀假,展現對多元文化的尊重與支持。亞泥相信,企業的價值不止於創造利潤,更在於成為員工最值得信賴的依靠。

職場 亞泥 AI

延伸閱讀

曾智勇回家鄉參加收穫節 全國原民運動會將首邀14南島國家

25歲出部落打拚養家 新北汐止87歲林連欉獲模範父親

「石門水庫禁漁令」原民等候逾一甲子終解禁 8月底前開放原民部落7里釣魚

原住民族日 新北汐止厚德里2文健站長輩跳舞同樂

相關新聞

40年過去…商品價格都漲了一倍!「通膨」未來東西會越來越貴且持續下去

我跟我媽相差了30歲,聽她提過小時候在屏東一碗陽春麵只要1元,這種便宜到誇張的價格,令我訝異。 在我讀國中時,同學們都會在補習前,先到附近的飲料店買點心。當時大杯的珍珠奶茶價格大約是25元到30元、

補助10億「解決旅宿缺工」成效不佳!網揭台灣觀光缺陷:薪水不漲補也沒用

交通部觀光署為解決旅宿業缺工問題,編列10億元補助業者增聘房務與清潔人員,原估可帶動逾1萬6000人就業,實際卻僅增加2617人。審計部決算報告指出,補助期間觀光旅館與一般旅館客房部職工增幅均未達1成,顯示政策對改善缺工幫助有限。報告也引述統計數據,住宿及餐飲業離職主因以待遇不符期望佔比最高,凸顯薪資與求職者需求落差。觀光署回應將持續宣導提高薪資、營造友善職場,並推動科技輔助與彈性用工,以強化服務品質。

無人機「非紅供應鏈」彎道超車 彰化2製造能力出線!竹北就像台北天母:最後拼圖在這

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蓬勃,同時傳統產業面臨諸多挑戰,產業形塑出城市治理差異。

酷澎來勢洶洶搶市占 蝦皮拚了首推「全台當日到貨」

有別於momo、PChome目前限定北部地區為一日配送範圍,蝦皮領先同業,今天率先喊出全台當日到貨服務,不僅掌握物流配送...

台中第三家好市多傳來大消息! 選址台中港區傳9月公布結果

台中市第三家好市多(Costco)據傳將選址在海線區域,並計劃落腳台中港區,但目前官方尚未正式公開地點。市場傳出,台中市...

持續督促改善 環境部擴大抽驗災損光電案場水質無異常

針對嘉義地區6處災損光電案場的水域水質,環境部13日說明,經全面再次抽驗最新結果無異常,災損光電案場水域水質無污染風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