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超徵創新高!藍營喊話「普發現金1萬元」 財政部說話了
![財政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政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2/12/2/31483318.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
國民黨立院黨團12日表示將推動「還稅於民2.0」,每人普發1萬元,財政部表示,稅課收入執行優於預期,應優先減少舉債及增加還本,財政部也明確表態,普發現金「不宜」常態化。
財政部統計,2024年全國稅收超徵5,283億元,其中中央超徵3,757億元,已依預算法規定繳庫,優先用於減少舉債(113年度原編列債務舉借1,571億元未舉借),執行債務還本預算數及依公共債務法規定增加還本,合計1,358億元(較預算數增加208億元)。
財政部表示,歲入歲出賸餘扣除債務還本後之收支賸餘,將累計至歲計賸餘,供未來年度施政融資財源,以相對減少舉債,相關施政宜以優先順序為考量,普發現金不宜常態化,以兼顧財政穩健及國家發展。
近年受惠稅課收入執行優於預期,自106年度至112年度總決算連續七年歲入歲出賸餘,得以減少或不舉借債務,倘併計113年度執行情形,106年度起至113年度計減少舉債9,362億元,並執行債務還本合計8,588億元,減緩債務增加情形。
財政部說明,每年歲入預算籌編期間,該部綜合考量國內、外經濟情勢及經濟成長率,並參酌各稅目特性、近年實徵情形、稅制調整等因素,覈實推估編列歲入預算。惟年度預算從編製、審議至執行完成,歷時逾兩年,期間如遇有國內、外重大政治、經濟或其他變數(例如戰爭、天然災害),因未涵蓋於預算編列當時所使用之推估基礎及參考因子,故實徵數與預算數(估測值)仍可能發生差異。
財政部已成立「財政部稅收估測專案小組」並委外研究「精進中央政府內地稅稅收估測模型」,相關專家學者建議已納入114年度稅收估測參考,期使稅收估測更貼近實際,114年度預算執行應不會再出現113年度稅收執行數大幅優於預算數之情形。
針對立法院中國國民黨黨團召開「稅收超徵創新高 還錢於民發現金」記者會之訴求,財政部表示,111年度為疫後經濟成長果實由全民共享,依立法院通過之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編列特別預算,其中辦理普發現金,是因應疫後經濟之非屬常態性作法,尚不宜修法將普發現金常態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