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緬甸強震傳國人遇險!丈夫獲救 妻子仍受困倒塌旅館

TPBL/「叫李雅英來坐腿上」與事實不符 雲豹發聲明並致歉

泰國搜救犬隊挺進強震倒塌現場 徹夜搶救身影「累了就躺瓦礫堆休息」

設籍才享優稅 房屋稅2.0民怨多

屋房稅二點○將於五月開徵,政府打房遭質疑變相懲罰「出外人」被迫遷戶籍。記者侯永全/攝影
屋房稅二點○將於五月開徵,政府打房遭質疑變相懲罰「出外人」被迫遷戶籍。記者侯永全/攝影

房屋稅二點○新制規定,須辦戶籍登記,才能享有較低的自用住宅稅率。有北漂買房的「出外人」抱怨,因無直系血親可遷戶籍,被迫課較高房屋稅。也有離婚婦女名下僅有一房產,但為漁保寄籍娘家,放棄遷戶籍,只好咬牙繳三點二倍稅金,成了政府打房受害者。

林姓男子婚後與妻子在嘉義買房定居,四年前因工作北漂到新北市,受不了租金太貴,夫妻倆拿出積蓄買了間小房,每月房貸二萬多元。林男說,新制上路,他被迫把戶籍從嘉義遷到新北,但繼承父母的祖厝在桃園,又無直系血親可遷戶籍,只好繳較高的房屋稅,政府打房變相懲罰「出外人」,求助無門。

家住台南的黃姓男子,年輕時北上工作,在台北結婚買房,婚後未育有子女,去年父母過世,他繼承老家房子,被迫遷戶籍回台南,問題是工作、生活、選舉投票都在台北,他大嘆「政府打房打到老百姓。」他為了遷戶籍,向公司請假在戶政事務所及稅務機關奔波,他希望政府及立委修法改善,找出真正打房的利器,而不是來找碴。

五旬鄭姓婦人在台中市西屯區有一戶住宅,十多年前與丈夫離婚後,她因加入漁保,把戶籍遷回彰化娘家,雖然戶籍不在西屯自宅,但一直都是以自住房屋稅率繳稅。

鄭姓婦人說,她須把戶籍遷回西屯,才能享最低的百分之一稅率,但一旦遷戶口,勢必要放棄多年漁保資格,幾經考量放棄遷戶籍,咬牙繳三點二倍房屋稅金;政府沒打到炒房族,反而讓她成為受害者。

還有夫妻投資房產抗通膨,名下有五棟房子,一家三口為了節稅,拆散各自設戶籍,仍有兩棟無法享自住稅率;一家三口怎可能分住三處,新制締造一堆「小戶長」,根本違反戶籍合一居住精神。

陳姓女子因家中投資房地產,一家四口為房屋稅人仰馬翻,四個人戶籍地都不一樣,陳女說,戶籍設在五股,但從未投過票,「因為跑一趟距離太遠」,新制只是遷戶籍,統計數字好看而已,改善空屋率效果有限,「會鑽漏洞的人還是會鑽」。

稅務人員觀察,有在桃園買房的民眾,戶籍設在金門,因當地的福利條件較好,決定不遷戶籍,但房屋稅金暴增,抱怨連連。不少屋主為了遷戶籍,請假奔波,像大型的中壢、桃園等戶政所,都加班到晚上七、八時,民眾批評政府苛政,戶政人員也愛莫能助。

延伸閱讀

逛桃園特色公園、觀光工廠 限量「好ㄅㄠˇ包」免費拿

囤房稅2.0打房變相懲罰?台中10.8萬「自住」戶繳重稅

房屋稅2.0新制上路!新北帶動4萬戶遷戶籍 有人怨:懲罰單身

瓜國新政引民怨 媒體批阿雷巴洛政府欠缺協商能力

相關新聞

無扶養5歲小孩、70歲長輩、年薪逾44.6萬 「單身貴族」1公式算出綜所稅額!

在2025年的綜合所得稅申報中,免稅的總額達到44.6萬元。這意味著,若是一名單身職員,且沒有扶養5歲以下的小孩或70歲以上的長輩,年收入若未超過44.6萬元,則無需繳納任何稅款。

5月所得稅懶人包/每人都有21萬減稅額度、滿足「1條件」年收62萬免稅

綜合所得稅報稅季節來臨,今年的扣除額為何?應該繳納多少稅款?這篇文章將幫助民眾全面了解綜所稅的計算方式。 根據財政部的公告,113年度每個體的基本生活費用為新臺幣21萬元(較112年度增加8,000

美國報稅季登場!資誠籲外派台灣人、企業注意這些重點

2024年美國報稅季正式開始,專家提醒,所有個人與企業的所得稅申報、展延及繳納截止日期均為2025年4月15日;納稅人可...

中芯等11陸企 涉在台非法挖角

為防堵陸企違法在台挖角及從事業務活動,調查局針對「假台資或假僑外資、真陸資來台設點」等竊密行為展開大規模偵辦,針對北中南...

彰化縣公告4千多筆未辦繼承土地建物 列管期滿不登記將被標售 

彰化縣今年逾期未辦繼承登記的土地4593筆、建物144棟,彰化縣政府從4月1日起至6月30日公告3個月,並在公告期滿後列...

躲新制房屋稅 7.9萬戶趕設籍

房屋稅二點○來了,房市設籍潮湧現。在屋主搶最後自用住宅設籍日下,二月全國戶口數量暴增近七點九萬戶,較去年同期激增近八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