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投資前必懂稅務眉角!資誠揭地方稅地雷、節稅對策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積極吸引外資,專家提醒,台商若有意投資美國或擴大當地營運,除了考量市場與營運策略,還得面對一項關鍵挑戰,那就是美國地方稅制複雜,各州、郡、市的稅負及租稅優惠差異巨大,若未提早規劃,恐影響整體投資效益。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美國業務負責人蘇宥人指出,台商投資美國時,不能只看聯邦稅法,還必須深入了解各州與地方的稅收規定,美國目前有超過40個州與哥倫比亞特區(華府)對企業課徵各類所得稅,部分州甚至針對毛利、資產課稅。另外,45個州與多數郡市也對貨物銷售與特定服務課徵銷售稅與使用稅,稅制獨立運作、差異明顯。
蘇宥人提醒,各地課稅標準的「關聯」(Nexus)門檻不同,只要企業在當地有員工、營運據點、倉儲或透過網站銷售產品,即可能被視為具備納稅義務,這個判斷標準與聯邦稅的「常設機構」不同,換句話說,即使企業不需繳聯邦稅,也仍可能要繳地方稅,自從2018年美國最高法院Wayfair案判決後,電商銷售也被納入各州稅收範圍,企業需更加小心評估風險。
除了所得稅與銷售稅,蘇宥人說,企業還須留意財產稅、總收入稅、員工薪資稅、勞保與失業保險費用等多種潛在稅負,不同地方的設立登記與維護費用也有差異。因此,在美經營的台灣企業應盡早掌握各地法規,以確保稅務遵循無虞。
蘇宥人指出,美國地方政府也祭出各種租稅優惠與投資獎勵措施,作為吸引企業設廠與投資的誘因。蘇宥人指出,常見的優惠包括現金補助、財產稅減免、銷售稅豁免、公用事業費折扣、基礎建設補助、州稅抵減、建築再利用補助等,並會根據企業投資規模、新增就業數、產業性質、以及是否投資於經濟弱勢地區等條件,調整獎勵內容。
舉例來說,各地最常支持的項目包括就業機會創造、資本投資、新技術發展與供應鏈建構等,企業若能善用這些方案,不但能有效降低美國設廠與營運成本,也能在選址決策上更具優勢。
蘇宥人建議,有意投資美國的台灣企業,應提早評估各地租稅結構與優惠政策,並尋求專業協助進行稅務規劃,以達成合規與節稅的雙重目標。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