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今熱飆35度高溫 吳德榮:梅雨季第1道移動性鋒面下周二通過

美股道指漲300點 但創逾半世紀總統上任百日最差表現

2025所得稅免稅額、級距、手機報稅教學1次看!注意這1費用要自行申報

報稅前先了解相關規定,以免荷包白白失血。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報稅前先了解相關規定,以免荷包白白失血。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5月報稅季即將到來,今天這篇文章,要獻給每年一到5月就開始焦慮的你,還有人生第一次要報稅、腦袋已經轉圈圈的你。你是不是曾經有這種想法:「我有打工、我有領ETF股利,那我要報嗎?」、「我還在唸大學,會不會被國稅局叫去喝咖啡?」

別擔心,我懂你。因為我自己第一次報稅時,也是一個頭兩個大。但後來我發現,其實報稅就像寫一份「年度小結」,只是這份報告是交給政府的,內容是「我去年賺了多少?要不要繳稅?有沒有機會退一筆錢?」

所得稅是什麼?

所得稅就是你一年當中,從各種來源(如薪水、股利、租金、兼職、接案收入)所獲得的收入,加總後再扣掉政府提供的各種免稅額、扣除額,最後依照稅率計算出來的稅金

只要你有在台灣賺錢,不論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只要所得達到申報門檻,就必須依法繳稅。

民法成年年齡已由20歲降為18歲,除了在校就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等因素外,年滿18歲之國民都必須自行辦理結算申報。

再來,可以先看看自己過去一年有沒有收入,如果沒有就不需要報稅,而且所得稅改制以後「單身且收入低於44.6萬」也不必繳稅。

因此,符合前面的條件就不用特別報稅,但是如果你有「退稅需求」,無論年收多少都一定要報稅呦!

報稅時間?

2025年報稅期間為:5月1日(星期五)至6月30日(星期五)

這段時間內,你可以完成所有報稅流程,不論是確認稅額試算通知書,還是選擇自行申報,都要在這段期間內完成。

原本報稅截止日是5月底,但因應對等關稅政策的影響,財政部已宣佈將繳稅期限展延至6月30日,讓大家有更多時間準備與申報。如果你今年有機會退稅,或是收入不高但想拿回一點稅金,一定要記得在期限內完成申報!

我有收到「稅額試算通知書」,是什麼?

如果你去年(2024年)有收入,通常會在4月28日後收到一封來自國稅局的「稅額試算通知書」。這封通知書可能會寄送到你的通訊地址、戶籍地址,或是透過電子方式寄到你設定的Email信箱。

收到後,請依照以下步驟操作:

詳細閱讀內容

確認上面的資料是否正確(例如:收入金額、扣除額、退稅或補稅金額)。

判斷結果是哪一種:需要繳稅?就依指示繳納/可以退稅?務必填寫匯款帳戶/不繳也不退?表示你剛好打平,不用多做處理

選擇回復方式:你可以用以下方式完成報稅確認-線上登入確認/實體簽名回傳/到國稅局臨櫃處理

不同意內容怎麼辦?若你覺得通知書中的金額有誤(例如漏列收入、扣除額不正確),可以選擇改用「自行申報」的方式,重新填寫正確資料。

「稅額試算服務」不是每年、每個人都有,可以到國稅局的官網查詢「是否適用試算服務」。

年收入多少才需要繳稅?

很多人會問:「我去年賺30萬,要報稅嗎?」。其實,要不要報稅不是用「總收入」來決定,而是看你扣完所有免稅額、扣除額後的「所得淨額」,才來看你需不需要報或繳稅。

要不要報稅,不單純只是看你去年賺了多少錢,而是可以扣除一些免稅額、扣除額後計算出來的所得淨額,才是你要報稅的級距。

2025年最新免稅額與扣除額(適用2024年所得)

2025年的新制因應通膨,綜所稅的課稅級距全面上調,像是單身族的免稅門檻就提高到了44.6萬元(下圖綠色標示的➊➋➌三項加總後,就是單身族的最低免稅額),如果你有在外租屋,還能再提高到62.6萬元。

如果是兩個人都有收入的雙薪家庭,沒有養育小孩或父母的情況下,免稅門檻則是89.2萬元;而如果家裡育有兩名6歲以下的孩子,合併申報的免稅門檻就拉高到146.1萬元

那這些門檻怎麼來的?稀飯拆成幾個組合讓你來理解。

每個人本身都會有一個「免稅額」,一般是9.7萬元,如果是70歲以上的長輩,就可以再提高一些到14.5萬元。

接著,還會有一個「一般扣除額」,這個會根據你是單身還是有配偶來決定金額。

最常見的選擇是「標準扣除額」,像單身就能扣掉13.1萬元,有配偶的人就是兩倍,這種方式好處是申報超簡單,不用準備任何證明文件就可以直接扣。

當然,如果你有很多額外的開銷,像是保險、捐款、醫療費,可能選擇「列舉扣除額」會更划算,不過這就要提供發票或收據來佐證了。

今年還有個小改變,就是「房租支出」不再列在「列舉扣除額」裡面,而是單獨變成一項特別扣除額,最高可以扣到18萬元。

除了這些基本項目,還有一些針對特定身分或生活狀況的扣除額可以使用。

像是你有在上班,有固定薪資,就可以額外扣掉一筆薪資所得;如果家中有身心障礙的成員、有幼兒、有教育學費、有長期照護支出,也都能一併減少應稅金額。只是這些額外扣除額,通常需要提供證明資料才能申請。

最後,你就可以把你去年(2024 年)的總收入,一項一項扣掉上述這些免稅額、扣除額和特別扣除額,就能算出「所得淨額」啦!這個數字,才是真正會被課稅的金額。

計算公式:所得淨額=所得總額 – 免稅額 – 標準/列舉扣除額 – 特別扣除額 – (基本生活費)

我要繳多少稅?

計算出所得淨額後,就要看你落在哪一個稅率區間。以下是 2025 年最新稅率級距(適用 2024 年所得):

為什麼會有「累進差額」這個東西呢?其實是因為所得稅是採分段課稅,不是你整筆所得淨額都用同一個稅率來算喔!

舉個例子好了:假設肉鬆的所得淨額是60萬元,雖然他是落在12%的級距,但並不代表要整筆60萬都乘上 12%,這樣算就太兇啦!

正確的算法是,前面那59萬元是用5%的稅率來算,只有超過的那1萬元,才是用12%。

但如果直接60萬 × 12%,就會多收了前面那段本該只收5%的稅,所以政府就設計了一個「累進差額」的機制,讓你把多算的部分扣回來。

所以像肉鬆這樣的情況,就會有一個41,300元的累進差額,它是用來平衡前段稅率的差額,也就是59萬 ×(12% – 5%)= 41,300 元。

報稅其實沒那麼難

上述的內容,有沒有讓你對「所得稅」這件事更有感一點呢?

原則上,你收到的「稅額試算通知書」,上面已經會幫你套用最有利的計算方式,像是適用標準或列舉扣除額,也都會自動幫你比過一輪。所以只要內容沒有問題,大多情況下照著操作就好,不用太擔心。

手機報稅教學

瀏覽器搜尋「報稅」,點擊「綜合所得…開始報稅」

申報軟體選擇「手機報稅」

點擊「我要報稅」

選擇「行動電話驗證」

輸入身分證、電信業者、手機門號及健保卡號,再輸入驗證碼,點擊「執行身份驗證」

驗證完成,就可以開始報稅了

下載「稅額試算表」(若同意試算結果,點擊開始申報)

填寫資料

繳/退稅

完成申報

用手機報稅,還有機會抽中最高5萬元現金!預計2025年9月開獎,說不定幸運兒就是你~

ETF出借的那筆錢,真的全是你的嗎?

但稀飯身為財經領域的創作者,這邊就順便補充一個投資人比較常遇到但容易忽略的報稅細節──那就是「股票出借的利息所得」!

假設你把(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出借給券商,然後賺了10,000元利息。這筆收入會被算進你的「租賃所得」,列入報稅金額裡。

券商會從這筆利息裡抽走大約20%~30%的手續費,所以你實際拿到的錢,大概只剩下8,000元左右。

但麻煩來了:國稅局只看到券商報出去的總額「10,000 元」,不會主動幫你扣掉那些被抽走的手續費。

所以你如果沒有額外提供資料佐證,報稅時就會被以「10,000 元」來課稅,這樣是不是有點冤枉?

所以如果你有出借 ETF、股票等情況,記得要準備好相關的扣繳證明,報稅時向國稅局說明:「我實際拿到的錢只有8,000元,剩下的2,000元是被券商收走的費用」。

這樣就可以把這筆被多報的金額剔除掉,避免不必要的稅負。

扣繳證明如何查詢呢?可以到你的證券APP的借券專區,找到「扣繳證明與扣繳憑單查詢」進行下載。

另外補充一點:如果你出借股票所賺的利息金額超過2萬元,券商會主動幫你預扣10%所得稅。

這筆稅金會顯示在你隔年報稅的扣繳憑單上,可以用來折抵你應繳的綜所稅額,別忘了它的存在哦!(但如果你的級距在12%以上,就要多補錢~)

5月報稅季來了,想躲也躲不掉!就算再怎麼不想掏出荷包,報稅可是我們的國民義務,大家還是得乖乖上繳,才能安心過生活。

但稀飯要提醒你,不管你收入在哪個級距,我都強烈建議一定要申報!因為有可能你還能領到退稅,不申報可是白白錯過一筆錢啊。

◎本文內容已獲要不要來點稀飯套餐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稅額 基本生活費 報稅 所得淨額 所得稅 所得稅退稅 特別扣除額 稅金

延伸閱讀

房屋稅節稅必看!符合「3條件」6月2日前都能辦理「自住稅率1、1.2%」

囤房稅2.0上路是拿多屋族開刀?財政部澄清:1次設籍、房屋土地都節稅

房屋稅飆漲?自住宅慘多繳7倍稅率 專家:今年太混亂、白繳國家不會感謝你

房地合一稅能打房?專家「拉長持有時間」:房地產玩短期只是打工仔

相關新聞

綜所稅申報 避開三大地雷

明(1)日就是所得稅結算申報第一天,財政部台北國稅局提醒綜所稅申報常見三大地雷,提醒納稅人留意,包含列舉扣除額、特別扣除...

銷售禮券開發票 兩種樣態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提醒,營業人在銷售禮券時,開立統一發票的時機點分成兩種,首先,若銷售的是「商品禮券」,應在交付禮券時開立...

企業賣地 精算應稅所得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提醒,企業出售適用房地合一稅的土地時,應正確計算土地交易所得額,先以土地銷售收入,扣除相關成本、費用及損...

手機報稅 依循五步驟

財政部表示,5月報稅即將展開,民眾可善用手機報稅,依照五步驟完成申報並繳稅,不僅相當方便,更可避開現場報稅人潮,節省時間...

2025報稅/綜合所得稅申報扶養 手機報稅也可用

報稅季即將來臨,財政部29日分享「綜所稅申報扶養大哉問」,從先確定是否符合扶養條件、確定有無謀生能力之後,就可以進行報稅...

悠遊付繳稅省很大!房屋稅、所得稅最高回饋950元

報稅旺季將至,為協助民眾聰明繳稅、輕鬆省荷包,悠遊付提前推出繳稅回饋活動,今年繳納房屋稅或所得稅,最高可享950元回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