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AI新時代/讓人類智慧不被邊緣化 如何建構AI未來藍圖

NBA/戈貝爾27分24籃板統治禁區 灰狼下剋上5戰淘汰湖人

誤列非自住 房屋稅額增3倍 新北民怨炸鍋

新北市議員陳明義批財政部與數發部預算龐大卻管理混亂,提醒民眾務必檢查稅率是否異常。圖/林口大家庭臉書翻攝
新北市議員陳明義批財政部與數發部預算龐大卻管理混亂,提醒民眾務必檢查稅率是否異常。圖/林口大家庭臉書翻攝

房屋稅2.0今起開徵,新北市上千市民驚見繳款書上自住房屋被誤列為「非自住」,適用高達3.2%至4.8%的稅率,稅額暴增為3倍,稅捐稽徵處新莊等分處電話一早就被打爆;北市也傳出類似情況。新北市議會昨討論,要求市府3日內提檢討報告,1周內修正錯誤。

新北稅捐處回應,因新取得房屋未辦戶籍登記與申報,及舊制核定為自住房屋卻未在規定期限前完成戶籍登記,加上財政部、內政部稅務與戶政系統整合格式不一致技術問題,造成部分案件無法正確勾稽。辦竣戶籍登記及申報期限已延長至6月2日,溢繳稅款會主動退稅。

民眾黨新北市議員陳世軒說,近日接獲許多民眾陳情,說自用住宅設籍多年從未變動,名下更無其他財產,但收到的稅單卻顯示非自用,想致電稅捐處詢問卻打不進去,轉接總機才知道,詢問電話太多,說是因系統轉換導致課稅資料出錯。

陳世軒說,稅務系統改版,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提供的程式指令與地方稅捐處的原始資料轉檔錯誤,導致民眾收到的稅單有誤;數發部今年預算高達50.77億元,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承接更多跨部門系統整合的任務,卻出現這種問題。

國民黨議員陳明義也批評,政府有8個月的準備期卻大出包,誇張至極。

房屋稅是地方稅。」民進黨團總召廖宜琨說,各縣市政府負責開徵、核定並查核稅捐資料,民眾收到錯誤稅單是因市府行政怠惰,藍白卻指是中央政府問題。

民進黨團幹事長山田摩衣說,地方稅務單位理應提前1年啟動作業,但新北市府無積極作為,才導致稅單錯誤、民怨四起。書記長顏蔚慈也說,北市更出現將公設納入非自住的誇張烏龍,要求盡快更正錯誤。

新北財政局長陳榮貴說,誤列案件近千件,占新北32萬戶非自住房屋0.003%,都是系統未能正確比對的個案,系統介接問題已提報中央,財政部已將出租房屋申報期限延長至6月2日,民眾可於期限內更正或補申報,即可改按較低稅率課徵,若溢繳會主動退稅。

北市稅捐處表示,目前沒有系統轉換錯誤的情形,台北市民可能被課3.2%非自住稅率,應是新制實施後,民眾未依限設立戶籍的關係。

桃園僅少部分民眾收到輔導通知書,地方稅務局長姚世昌表示,主因房屋坐落檔與戶籍門牌檔因數字呈現方式不一致,無法成功挑列設立戶籍資料,已陸續修正。

內政部 戶籍 房屋 房屋稅 自用住宅

延伸閱讀

BCL/新北國王末節當機 遭蒙古野馬逆襲無緣連勝

房屋稅近1千戶誤課非自住稅率 新北向中央提報系統介接問題

要天然氣退出公有地未果 新北議員:公園租路邊攤為何不行

新北瑞芳警分局志工教育訓練 提升協勤技能與服務品質

相關新聞

2025報稅/地下車位免房屋稅?財稅局曝一關鍵指標判斷是否繳稅

不少民眾以為,只要是地下室的車位,就可以免徵房屋稅,但其實是否課稅,關鍵不在於地點,而在於使用方式!台南市財稅局提醒,若...

報稅季來了!持土銀信用卡繳稅最高回饋3100元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今年財政部也延長所得稅申報繳納期限至6月30日。為響應國家政策,土地銀行今年同步延長刷卡繳稅優惠期...

報稅季到!30歲女自曝「從未繳過稅」 月薪3萬每年還能出國4次

5月報稅季來到。一名30歲女子表示自己月薪3萬元,比較起來屬於低薪族群,由於收入未達課稅標準,因此從未繳納過所得稅。她透露自己不婚不生,照目前的狀態,一年還可以出國旅遊四次。文章一出也引起眾人討論,不少人羨慕說「好猛還可以出國玩四次!」。

智慧客服、專人專線 財政部報稅客服同步上線

每年報稅季正式從1日起跑,財政部報稅客服也同步上線。財政部表示,113 年度綜合所得稅與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及繳納期間為5...

忘了繳牌照稅快把握這兩天!5月3日開始加徵1%的滯納金

2025年度車輛使用牌照稅繳納期限已於4月30日截止,基隆市稅務局提醒尚未繳納的車主,現在還有兩天可以補救,5月3日(周...

司令台算房屋 東縣利嘉國小收到稅單傻眼

台東縣利嘉國小近日收到房屋稅繳款書,竟然要繳稅556元,讓校長、老師一頭霧水,納悶怎麼學校還要繳稅,一查課徵標的竟然是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