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兩友邦出席北京中拉論壇 外交部:事前都有掌握

美股早盤/市場消化通膨數據 科技股繼續上衝 台積電ADR漲逾2%

美中關稅戰暫停火!陸國務院正式公告 明起對美加徵關稅降至10%

經銷合作稅務眉角多!勤業眾信揭常見風險與應對方式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會計師李惠先。業者提供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會計師李惠先。業者提供

企業透過經銷商販售商品是常見的營運模式,但實務上與經銷商的交易往來,因契約安排與實際操作方式不同,常常衍生出各式各樣的稅務處理問題。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資深會計師李惠先表示,營利事業在與經銷商合作的過程中,從簽約初期到後續給付獎勵金、安排旅遊招待,甚至交易比例過高時,稅務責任與憑證處理方式各有不同,企業必須審慎因應,才能避免遭補稅或產生爭議。

李惠先指出,企業與經銷商簽訂合作合約時,若收取的是具有權利金性質的款項,應當在收取當下即開立統一發票並申報營業稅,同時計入所得課稅;若是收取保證金,則需依照合約約定判斷其性質,若並非屬於收入,就無須申報營業稅與所得稅。但若企業之後沒收該筆保證金,仍須評估是否與銷售行為相關,若有關聯,則應補開發票並納入所得申報。

針對經銷商的銷售獎勵金或其他名目的費用給付,李惠先說明,若該筆費用是經銷商提供服務所得的報酬,企業應取得對方開立的發票;若是依據累積進貨金額所計算的獎勵金,則應視為銷貨折讓,經銷商應開立「折讓證明單」,企業依據該證明辦理帳務處理。若獎勵金是依月、季、年等期間累積進貨額所發放,開立折讓單時則可彙總填寫,不須逐張對應發票號碼,只需載明起迄期間並註明為「彙開」。

至於部分企業會以達成一定銷售量作為條件,安排國內外旅遊作為獎勵,李惠先指出,此類支出因具鼓勵性質,並非單純交際費,應列為「其他費用」列帳,不受交際費限額限制。但企業仍需依《所得稅法》第89條第3項,列單向主管機關申報並開立免扣繳憑單予受招待者,受邀的經銷商也需將旅遊費用列為所得申報課稅。若招待活動並非與業績表現掛鉤,則仍屬交際費,需受限額控管。

此外,若企業與單一經銷商的交易金額在全年總額中占比過高,也會涉及移轉訂價文據準備的問題。李惠先指出,根據財政部規定,若企業營運上需仰賴他方授權專利或品牌、或原料供應、銷售通路完全由他方控制,且其交易金額占比超過50%,雖未具控制或從屬關係,原則上仍屬特殊關係交易。但若僅具上述條件,未形成實質控制關係,則得免備妥完整移轉訂價報告,且無須事前向稽徵機關申請確認。

李惠先提醒,企業在與經銷商合作時,不僅要簽訂明確契約,也應根據交易內容與形式,逐案判斷相關稅務處理方式,確保帳務與稅務申報合規,才能在合作關係順利推進的同時,也降低稅務風險。

所得稅 營業稅 統一發票

延伸閱讀

成大醫院續關病房達70多床 院方祭出三招高薪留才

稅法三讀「改一字」 賴士葆:增加發票中獎小確幸

虛擬電廠如何壯大?勤業眾信提四策助台灣打造綠電韌性

期交所公告 調整臺幣黃金期貨等七項商品期貨契約保證金

相關新聞

4月房地合一稅年減16% 專家曝短期難創高峰

4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年減16%,顯示房市交易量降溫、稅收跟著下滑。專家指出,房地合一稅是2016年後購屋出售時才需繳納的...

經銷合作稅務眉角多!勤業眾信揭常見風險與應對方式

企業透過經銷商販售商品是常見的營運模式,但實務上與經銷商的交易往來,因契約安排與實際操作方式不同,常常衍生出各式各樣的稅...

妹子年薪55萬繳稅5千元喊「合理嗎?」 高收網友曝驚人金額:這才叫沉重

5月是報稅季節,許多民眾在此時需要繳納綜合所得稅。然而,隨著個人收入的不同,稅款的多寡也有所差異…

百萬中小企業別錯過!安永教增僱、加薪省稅省稅這樣算

報稅季來臨,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提醒,台灣上百萬家中小企業只要符合「增僱」或「加薪」的相關條件,在今年申報2024年度營...

加入包租代管、公益出租享稅賦減免!34萬戶房東已上車

內政部國土署提醒,今年所得稅申報期間從5月1日到6月30日止,房東若將房屋委託給政府合作的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業者,不但可省...

台股震盪效應 證交稅連二黑 4月入帳178億大減三成

財政部昨(12)日公布4月總稅收1,541億元,年減3.1%;前四月累計總稅收7,080億元,年減1.2%。由於美國關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