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撤銷電動車優惠政策 法人聚焦東陽、胡連等後市
汽車零組件族群在美國總統川普撤銷電動車相關政策,有助於舒緩傳統車廠在電動車發展上落後的競爭壓力。但對墨西哥、加拿大的關稅及在美生產的政策,將增加車廠的成本壓力,其效應恐延伸至供應鏈廠商中,法人圈對族群焦點集中在東陽(1319)、胡連(6279)等供應鏈上。
法人機構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於就職演說中誓言終止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撤銷電動車強制措施,同時退出全球氣候協議《巴黎協定》,並承諾增加採購美國戰略石油儲備,並促進對外能源出口。川普開始落實其在競選期間的承諾。
其中,川普已命令美國聯邦機構立即暫停前總統拜登時代通過的降低通膨法案(IRA法案,為電動車、風力、太陽能、氫能和核電項目提供激勵措施)預算支出。雖川普需經美國國會同意才能廢除IRA法案中消費者電動車購車稅收抵免,但川普有權對於獲得稅收抵免資格的車廠進行擴大限制並進行調整。
川普並已撤銷前總統拜登於2021年簽署的行政命令(要求美國到2030年銷售的新車中50%是零碳排的電動車(EV))。並計劃指示各政府部門重新考慮強制執行更嚴格的排放規則,結束拜登時代的「電動車強制令」。
川普並計劃於2月前對於墨西哥、加拿大課徵高達25%的關稅。並考慮對美國所有外國進口商品徵收普遍關稅,但尚未準備好;川普若對墨西哥、加拿大課徵關稅,可能會引發美墨加協定(USMCA)簽署國之間的貿易戰。加拿大和墨西哥都表示,如果川普對美國商品徵收關稅,他們將報復美國商品。根據外電指出,在墨西哥、加拿大組裝的車輛約占美國汽車銷量的23%,Ford、GM、Stellantis、Toyota、Honda等車廠皆在加拿大或墨西哥等地設廠。加徵關稅將影響從墨西哥、加拿大進入美國市場價值約970億美元汽車零組件和400萬輛成車,並可能導致新車平均價格上漲約3,000美元。
法人機構認為,川普撤銷電動車相關政策,有助於舒緩傳統車廠在電動車發展上落後的競爭壓力。但對墨西哥、加拿大的關稅政策及在美國生產的政策,將增加車廠的成本壓力,其效應恐延伸至供應鏈廠商。而美國新車價格上揚也會壓抑消費者購買意願。目前預估2025年全球車市需求呈現小幅回升跡象,電動車銷售持續增長並優於整體車市表現,但增速再次放緩;考量川普施政之影響,及中國內需市場競爭態勢依舊激烈,目前族群主軸維持營運屢創新高的東陽、胡連,及具有整併效益的百達-KY(2236)等後市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