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現金部位飆到驚人的3342億美元!狄驤「創歷史新高」:連九季逢高賣股

巴菲特的伯克希爾現金部位已經飆到驚人的3342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也意味著連續九季逢高賣股...
不得不說,市場總是非常關注巴菲特的動向,而這幾個月來巴菲特持續賣股增加銀彈的行為,也讓市場愈來愈擔憂股市的前景。
畢竟,巴菲特的操作邏輯很簡單,那就是在估值過高的時候持續賣出。
像是從1997年到1999年,美股飆升最快的時候,巴菲特卻在這兩年間一路降低持股比例,從80%以上降到50%以下,同時將債券比例從20%以下拉高到40%以上,主因就是巴菲特認為當時股市估值過高。這段期間許多投資人都在指責巴菲特,因為他在股市最飆的時候選擇離開市場,導致伯克希爾的績效遠遜於大盤。
不過,隨著時間來到2000年科技泡沫,當時的狀況是股市崩跌,債市飆升,等於伯克希爾提前兩年開始的賣股買債策略大獲全勝,巴菲特不但躲過股災,甚至在2000年繳出亮眼成績單。
總之,一般投資人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看巴菲特加減碼的操作,因為一般投資人的部位很小,想賣出可以隨時賣出,但像伯克希爾這種擁有大量資金的企業,其一舉一動都會牽動市場股價變化。
因此,巴菲特往往會將操作期間拉得很長,像是2000年避開網路泡沫,就要歸功於2年前早早持續減碼,如此不只能降低對市場的影響,也能讓自己的股票賣再更好的位置。
更重要的是,巴菲特減碼的行為不一定跟經濟衰退或金融危機畫上等號,因為巴菲特幾十年來的操作邏輯,就是在估值過高時賣出,並耐心等待好時機到來。
所以說,巴菲特連續減碼九季,確實傳達出了股市估值過高的訊號,而投資朋友也要留意估值過高造成的風險。
簡單來說,股市估值過高意味著投資人將較多資金投入市場,或是普遍使用較高的槓桿,在這種情況下的股市會更容易受到利空影響。
像是2023年與2024年,市場也多次擔憂美經濟將陷入衰退,並造成了跌勢驚人的股災。
然而,我們回頭看可以發現,過去兩年的實際情況是美經濟僅有短暫變得疲軟,幾個月後又重新變得強勁,股市也在崩跌後屢創新高。
由此可知,我們要看到經濟衰退並不簡單,但當市場情緒太樂觀,造成估值過高時,中短線的利空往往就能造成劇烈的估值修正,而這也是我們可以好好把握的逢低布局時機。
◎本文內容已獲 狄驤的資本主義求生筆記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