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股動盪、地緣政治風險升 房市329檔期今年有戲唱?

台股大漲584點收復兩萬一 權值股領軍寫今年第二大漲點

台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美股翻紅,台股強彈,在權值股回神下,終場收21,280點,上漲584點,漲幅2.82%,創今年單日第2大漲點,成交量大縮至2,715億元。

台積電(2330)上漲34元,終場收944元,漲幅3.74%,貢獻大盤約275點,另外權值股聯發科、鴻海、廣達等也都反彈強攻。

股王信驊重返3,000元大關,健策同樣重返千金行列成13千金。

盤面上以類股來看,以玻陶、半導體、塑膠、光電、其他電、電腦周邊、運東休閒等較為強勢。

觀察台股成交額排行榜,量大強勢的有聯發科、鴻海、聯電(2303)、信立(4303)、廣達、奇鋐(3017)、漢翔(2634)、長榮(2603)、寶一(8222)、緯穎(6669)、龍德造船(6753)、亞光(3019)、高技(5439)、緯創(3231)、日月光投控(3711)、台達電(2308)、華碩(2357)。

量大弱勢的則有,世芯-KY(3661)、華城(1519)、聯鈞(3450)、波若威(3163)、華星光(4979)、新盛力(4931)、欣銓(3264)、上詮(3363)、金像電(2368)、環宇-KY(4991)、濱川(1569)、光聖(6442)、台灣精銳(4583)。

統一投信表示,川普對等關稅公布在即,引發市場擔心通膨再起,近期美國科技股弱勢,台股自3/26-3/31跌逾1500點,短線進入超賣區,且融資與外資淨空單大幅降溫,籌碼沉澱,今有望迎反彈。今日進入四月第一個交易日,但清明長假在即,觀望氣氛濃厚,研判成交量能將再度萎縮。本週五Fed 主席鮑爾和副主席傑佛森對美國經濟前景發表演說,另美國關稅戰不確定性高。

操作建議嚴控持股比例,汰弱留強,中長期布局以基本面佳的AI概念股、工業電腦、散裝及航空、不鏽鋼、軍工、高殖利率的營建股、腳踏車及高爾夫球等運動族群為主。

台股 美國經濟

延伸閱讀

台積電領漲類股齊揚 台股盤中大漲逾450點

昨跌906點今天大漲450點…望快點築底!直雲:先保守一點比較好

散戶心累!台股遭川普關稅戰耍弄難操作 資深股民憑1神技:照樣玩

歷次大盤單日爆跌後 台股後市趨穩向上

相關新聞

台股清明長假遇關稅亂流 法人曝哪些產業衝擊大

美國5日起將對貿易夥伴大規模加徵新關稅,9日起將對台灣、日本、歐盟等地進口品徵收更高的稅率,台灣將被課徵32%的關稅。法...

清明後注定變盤還是會「利空出盡」上漲?近10年數據2個月內皆為後者

短期來說,市場動盪一定跑不掉,中長期來說,對美有釋出善意的廠商可能將會是首先受惠廠商,周邊供應鏈方面則有待觀察

台股「清明變盤」 市場關注 大盤走勢震盪、成交量急凍

台股昨(2)日因清明連假在即、川普關稅政策、及中國大陸再次對台軍演等因素干擾下,市場人氣渙散,呈現震盪盤堅的小漲格局,終...

中國會因科技戰與美國爆發「武力衝突」?學者示警:機率不是零

絕對沒有人能準確預測美中科技戰的最終結果。但是,美國和中國很有可能都無法在這場競賽中獲勝,或真的成為唯一的「科技超級大國」。這場衝突結束後,也許不會迎來一個由單一強國主導的科技世界。綜觀當前不同的科技領域,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在某些領域領先,美國則在其他領域仍(暫時)保有優勢。例如,Apple 可能是全球最知名的智慧型手機品牌,但中國企業在全球智慧型手機銷售總額占據主導地位,十五個大品牌中有超過50%的銷售額是中國品牌;特別是在亞洲和非洲的市場,中國智慧型手機受歡迎的程度超過 Apple 的 iPhone。

股市遇回檔是必然!「台股2-3年小修正、5-8年大回測」:討厭下跌不適合長期投資

「長期投資」你一定會遭遇到的事就是回檔修正,甚至是股災!只要你是進行所謂的「長期持有」、長期投資狀態,除了上漲階段,那不可避免的就是會遇到下跌修正段! 這很正常的,台股小循環每2~3年就會有一次,大循環則可能5~8年會有一次,機會時常會出現,就看人人如何準備跟把握! 如果你想要長期投資存股,卻又不喜歡下跌段,那可能很抱歉,長期投資其實並不適合你!因為你只希望持有的股票一直漲,最好此生都不會跌,這樣的商品不符合世間所有,太難了!

配息沒用完再投加碼也有複利?專家打臉「根本是減碼」:錢花掉哪有投資

有一種常見的說法,拿配息這樣才有錢可以拿來用,甚至配息沒用完還可以適時加碼( 還看過這叫微加碼這樣的說法)一舉兩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