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美對等關稅 國安基金最快周一開會護盤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賴清德總統(右三)、行政院長卓榮泰(右四)昨與ICT產業代表在總統官邸會談。圖/總統府提供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賴清德總統(右三)、行政院長卓榮泰(右四)昨與ICT產業代表在總統官邸會談。圖/總統府提供

為了因應美國對台對等關稅措施,府院啟動內外部行動,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天召集央行與財經部會開會,聽取金融措施報告,賴清德總統也與產業代表會談;此外,行政院證實,已派人赴華府針對關稅交涉,至於正在華府進行「特殊管道」對話的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也不排除提及相關議題。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重創全球股市,台股明天開盤,卓榮泰日前表示「要有心理準備,面對一場震撼」。卓揆昨召集財經部會開會,包括財政部長莊翠雲、央行總裁楊金龍、金管會主委彭金隆等人都出席。據了解,會中雖未指示國安基金進場,但因目前關稅戰釀成全球股災,台股周一開盤恐無量崩跌,已相當符合國安基金進場護盤的前提條件,因此,國安基金已做好隨時召開臨時會議的準備,不排除最快周一即開會的可能性,以護住國人信心。

政院人士表示,明天股匯市開盤後,金管會將緊盯股市走向,隨時積極提出相應的金融措施。央行會關注匯市波動及外匯走向。外界關注國安基金是否可能準備進場,相關人士回應說,會中未正式討論。

限空令?金管會緊盯變化

至於政府是否再次祭出限空令,金管會官員表示,希望投資人能理性面對經濟局勢,金管會密切觀察市場變化。

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以來,台股因清明連假休市,來不及反應,周一開盤走勢是市場關注議題。由於台股對國際利空消息反應敏感,金管會常態性備有救市方案,二○二二年俄烏戰爭開打,陸續推出穩定股市措施,包括限空令實施一二六天之久。

ICT巨頭齊聚總統官邸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昨天表示,為因應對等關稅政策帶來的全球經貿挑戰,賴總統昨邀集多位ICT產業代表於官邸進行企業座談。

這場官邸會談昨下午三時舉行,政府方面由賴總統和行政院長卓榮泰等人出席;企業代表包括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仁寶董事長許勝雄、緯創總經理林建勳、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宏碁董事長陳俊聖、華碩集團共同執行長胡書賓、台積電資深副總侯永清、友達光電董事長彭双浪等。

知情人士表示,產業代表均就目前第一線市場觀察,及產業因應需政府協助之處提出討論。與會者都認同,要立足台灣、布局全球;雖然各國因應方法不同,有報復、低頭或部分妥協,但每個國家狀況不同,且美方也未有最終定論,需再觀察。

知情人士表示,產業代表贊同政府就手上籌碼同步進行談判,不急著「掀牌」,先提出產業安心方案,謀定而後動。

我已派員赴華府交涉關稅

另一方面,政院人士證實,已派員赴華府針對對等關稅議題進行交涉,且會增加談判方案內容與加大談判力道。據了解,我政府派員赴美交涉對等關稅,是以行政院、經貿辦層級官員為主;賴政府持續在盤點我方談判籌碼,包括降低關稅、增加對美投資、採購以及排除非關稅投資障礙等措施。

台股 國安會 對等關稅

延伸閱讀

因應股匯市衝擊 卓榮泰召集央行、金管會商討方案

卓揆立院關稅報告停止占議場? 吳思瑤:優先團結對外

楊蕙如轟卓榮泰邏輯錯亂:要在野共度國難 又搞大罷免

卓揆拋朝野共商國是 林沛祥:賴清德召三黨協商更直接

相關新聞

川普關稅造成的經濟恐慌「這次一定不一樣」?切老:人的想像力在恐慌中多是往錯誤方式發展

在經濟恐慌中要大家保持樂觀是一件有難度的事,因為每一次的經濟風暴都有會人認為「這次一定不一樣!」。

金管會宣布三大救市措施!盤中借券賣出限額從30%大幅降至3%

金管會今日傍晚正式宣布三大救市措施,將從4月7日起至114年4月11日止採行下列暫行措施:

台股哪次的便宜不是大家放棄時候來的?達人:曙光總在絕望時才出現

>素人投資三、五年就有些成果,其實是有某種程度的運氣。經過了幾次這種大幅度的回檔,仍然留在市場的,才是真正的體驗過市場。

台股「五大利空」連擊!專家:想抄底先別急…看斷頭賣壓是否宣洩

*原文發文時間為3月31日 台股近期連環重挫,在各種利空交織下,市場恐慌情緒急速升溫,今日(3/31)鴻海個股期貨更是一度出現跌停。從國際政策變化、地緣風險升溫,到技術面破位與融資維持率下滑,盤勢明

美股跌得稀巴爛…星期一「會綁好手」只做部位調整!達人:看空情緒沒有非常濃厚

我個人星期一也會綁好手,只做部位調整,不會進場抄底,第二天如果出現斷頭賣壓,也只會考慮買進一小批...

因應美對等關稅 國安基金最快周一開會護盤

為了因應美國對台對等關稅措施,府院啟動內外部行動,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天召集央行與財經部會開會,聽取金融措施報告,賴清德總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