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當債蛙還來得及?他憂「股債雙殺」 網曝1前提下可以買

中共的強國外交,揮霍多少經濟和人命代價?

廣末涼子又出事!涉嫌對醫院護理師施暴 遭警方以現行犯逮補

全球股市上演刺激2025 中國信託投信提三對策

圖/網路截圖
圖/網路截圖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引發全球股市大逃殺,有網友做作梗圖嘲諷是「刺激2025」。中國信託投信對投資人提出三大投資策略,首先是觀察各國關稅談判進展再行布局,其次是建議長線投資人利用美股本益比估值低於歷史平均水準時逢低布局美股市值型ETF,第三是聚焦台股半導體產業的長期優勢,分批布局半導體ETF,待關稅戰明朗後帶動反彈。

中國信託投信指出,川普的談判風格向來以「開高價格、逐步協商」為特點,此次對等關稅政策也不例外。參考美加墨協定談判多次延後的經驗,4月9日正式實施前的轉圜空間仍存,加上財政部長貝森特的表態「只要不報復,最高稅率將維持目前水準」,顯示美國意在透過談判獲取利益,而非全面開戰。各國在選擇有限的情況下,多傾向與美國協商,避免報復性關稅惡性循環。短期內市場雖因經濟下行風險升高而波動加劇,但若談判取得進展,市場情緒可望逐步回穩。

此外,儘管關稅政策帶來短期震盪,但當前市場估值已反映部分風險,為中長線投資人創造進場機會。目前標普500指數預估本益比為18.8倍,低於過去10年平均19.8倍;那斯達克指數預估本益比約23倍,亦低於2022年聯準會升息高峰時的24倍。科技股在政策不確定性下若持續回落,其估值吸引力將進一步提升。企業雖可能因資本支出趨保守及AI發展不確定性而略為下修全年盈餘指引,但下半年若政策明朗,財測擊敗預期的可能性仍存,因此投資人可聚焦美股市值型ETF。

中國信託投信表示,歷史經驗顯示,市場在面對重大政策衝擊時,往往過度反應,隨後在不確定性消退後反彈。對於長線投資人而言,當前估值回歸合理區間,正是逐步建倉的時機。建議聚焦具長期成長潛力的產業,如科技與醫療,並搭配分散配置策略,以降低短期波動風險。

台股在這波關稅風暴中並非全然被動,半導體產業憑藉其不可替代的供應鏈地位及技術優勢,具備一定的談判話語權。台灣半導體產業在上游領域享有高毛利與穩定營運能力,即便關稅戰加劇,企業已研議分散生產據點與強化成本控管等應變措施,展現韌性。然而,若全球通膨因關稅上升而壓抑消費需求,終端市場可能受到衝擊,投資人仍需謹慎評估。

長期來看,美國無法自給的半導體供應鏈高度依賴台灣,川普希望半導體回美生產,但這非短期內可達成,且還有人力、環境等問題須克服,估最後僅有最先進且涉及國安製程有機會回美生產。一旦關稅戰塵埃落定,市場波動回穩,半導體產業有望率先反彈並帶動台股上揚。建議投資人可關注台積電(2330)等龍頭企業,以及相關設備與材料供應商,在市場修正時分批布局半導體ETF,掌握未來反彈契機。

關稅

延伸閱讀

川普關稅風暴 工具機公會5訴求盼放寬紓困申請門檻

影/政院邀朝野共商川普對等關稅 吳思瑤:不綁政治議題

川普算盤這麼打!專家:台灣用「兩敗」才能解救股房大崩壞

川普關稅砍到重電業?華城、士電等四雄回應了

相關新聞

龍巖(5530)沒跌停是黑色幽默或是合理決策?專家:一種「被」避險股

竟然由跌停價湧入資金開低走高,可以說是某種黑色幽默嗎?

就市論勢/高股息概念 防禦性佳

美國總統川普課稅重拳,4月7日衝擊亞洲股市。其中,台股身為亞洲股市重災區,單日收盤崩跌2,065點,創史上單日最大跌點,逾1,700檔個股殺至跌停板,台股重要均線轉為空頭排列,市場投資氣氛轉趨悲觀,搭配恐慌指標攀升至45造成市場極度恐慌。

臺灣動能趨勢指數 聚光

臺灣指數公司新編「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上市上櫃動能趨勢指數」已對外發布,台積電、鴻海、聯發科等台股前三大權值股入列指數前...

四家業績秀 16日起連發

「Touch Taiwan系列展」將於16至18日登場,臺灣證券交易所攜手永豐金證券,將於16日至17日共同舉辦「Tou...

外資覺得夠便宜了?一個多月來首次大買鴻海破萬張

台股7日收19,232.35點,大跌2,065.87點,三大法人中外資竟然逆勢買超168.21億元,統計外資買賣超個股發...

投資人鬆口氣 外資買超最多不是反一、掃進這檔16萬張

台股集中市場7日狂瀉2,065.87點,跌幅達9.7%,寫下歷史最慘烈紀錄,成交量也僅1,472.95億元、為2022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