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綜藝大熱門》停播!吳宗憲最後一錄謝觀眾:12年轉眼就過去了

台電千億撥補落空 10月電價將漲5%?經濟部表態了

台廠研製火箭「失控墜落」北海道發射失敗 晉陞集團回應了

新光金合併下市前爆百萬張成交量 外資及投信同步賣超、但自營商大買

新光金股價11日收在11.8元,上漲0.45元。圖/本報資料照片
新光金股價11日收在11.8元,上漲0.45元。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新金(2887)與新光金(2888)即將於7月24日正式合併,成為國內第四大金控,新光金將在下周一暫停交易,11日是合併前的最後交易日, 終場爆出逾111萬張成交量收紅,統計三大法人買賣超個股發現,外資及投信同步賣超新光金,但自營商卻是大買31,604張。

新光金11日收在11.8元,上漲0.45元,合計盤後交易的成交量高達111萬8,229張,光是最後一盤就爆出68萬2,238張成交量;三大法人合計買超9,520張,其中,外資賣超7,173張,投信賣超14,911張,自營商買超31,604張。

台新金最後一盤也爆出30萬1,407張成交量,尾盤再拉高至18.3元收盤,上漲1.4元, 漲幅8.28%,合計盤後交易的成交量達63萬8,752張。

台新金與新光金合併後新公司將更名為「台新新光金控」,資產與營運規模同步躍升,穩居國內金控前四大。雙方也規劃於未來一年半至兩年內,逐步整併旗下銀行、人壽、證券與投信等子公司,藉此發揮綜效、提升營運效率,為股東創造更佳報酬。

新光金股票將自7月14日起停止買賣,股票最後交易日為7月11日,最後過戶日為7月15日,7月16日~7月24日停止過戶,合併基準日暨終止上市買賣日為7月24日。新光金終止上市後,其股票將以換股方式轉換為台新金股份,合併後的新公司名稱為「台新新光金控」,股票代號延用台新金的2887。

統計三大法人買賣超個股發現,新光金遭外資及投信賣超,但自營商則是買超;台新金部分,則是獲得投信力挺,買超20萬7,006張,但外資賣超16,687張,自營商賣超2,842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8萬7,477張。

台股11日收22,751.03點,上漲57.78點,三大法人買超175.82億元,包括外資買超170.55億元;投信賣超22.74億元;自營商買超(合計)28億元,其中自營商(自行買賣)買超0.45億元、自營商(避險)買超27.55億元。

統計外資買超前十大個股發現,買超元大金(2885)30,907張最多,其次是買超長榮航(2618)26,156張,買超前十大中金融股占6檔;外資賣超冠軍則是南亞科(2408),單日賣超22,483張,台新金、中信金(2891)、新光金也遭外資賣超。

外資賣超前10名。( 資料來源:證交所)
外資賣超前10名。( 資料來源:證交所)
外資買超前10名。( 資料來源:證交所)
外資買超前10名。( 資料來源:證交所)

台新金 台新新光金控

延伸閱讀

新光金謝幕秀精彩!新新併前最後交易日 台新、新光金股價同步攀升

外資買超100.11億元!合併前僅剩1個交易日 新光金獲青睞

外資買賣超居冠皆為金融股!台新金獲青睞、中信金遭提款

新光金舉辦永續論壇 分享「以環境永續為基礎的企業永續」實踐經驗

相關新聞

靜待關稅細節 台股重返多頭攻勢、可低接具長線題材個股

加權指數11日上漲57點,收在22,751點,成交量約3,379億元。籌碼面部分,三大法人買超176.5億元;其中外資現...

14家金控6月賺638.4億元 法人投資目前看好這兩檔

14家金控拜投資收益增加、現金股息入帳與匯損減少,加上責任準備金暫行措施帶動外價金回升等,6月獲利擴增至638.4億元,...

關稅拖棚台股觀望轉濃…台積法說會激勵有限 指數盤整等待補漲契機

在美國總統川普最新關稅威脅下,美股11日自歷史高點拉回,道瓊工業指數下跌279.13點。法人分析,台股最關注議題仍是關稅...

高盛唱旺亞股 挺台、港、韓…看好美關稅「利空出盡」

高盛策略師團隊對未來一年亞股前景更為樂觀,理由是總體環境更有利,獲利成長,以及關稅風險減輕,美國總統川普公布實際關稅稅率...

外資看好 台股下周面臨3大事

在關稅、財報等不確定因素之下,台股大盤持續震盪走高,下周台股將面臨三大事項,其中包含國安基金開會、台積電十七日舉辦法人說...

大盤偏多 外資連四買

台股在川普關稅、匯兌損失利空影響鈍化下,又逢新台幣對美元匯率轉升,外資再買超170.5億元,由聯發科、金控股攜手推升加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