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凌晨4點班機怎麼去機場? 網推1隱藏版解法「安全又舒適」

王世堅逆風諫言賴總統 手下敗將也佩服:一個連對手都尊敬的男人

剴剴生母找到了!凌虐男友新歡逃亡3年 今在台中被逮

台積電再戰1,160元、尾盤買盤進場 台股漲260點收23,461點

台股。本報資料照片
台股。本報資料照片

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30日盤中再度觸及1,160元,激勵市場信心,尾盤獲得買盤近250億元的資金拉抬80.96點,推升加權指數上漲260點,收上23,461點,再創反彈新高,成交量達3,269億元。

觀察各大類股表現上,塑膠、油電燃氣、電器電纜、居家,族群表現則以無人機、國防、銅、玻璃基板等領先走揚;生技醫療、觀光,5G、散熱等則表現落後。

盤面上,雷虎(8033)衝漲停、富喬(1815)、南亞(1303)、金居(8358)、欣興(3037)、聯發科(2454)等熱門股漲幅也領先大盤。

展望後市,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暨國泰臺灣加權正2(00663L)經理人蘇鼎宇分析,雲端大廠持續上修資本支出兩年有餘,顯示整體AI產業成長趨勢不變,未來市場將聚焦在AI應用商機,實現AI應用紅利,近日市場重點聚焦在聯發科與台達電(2308)財報,聯發科今年與輝達(NVIDIA)合推個人超級電腦晶片GB10,也與華碩(2357)合作開發AI PC 產品,在AI應用從雲端結合到地端之際,有望持續受惠產業成長。

台達電則是在AI解決方案持續深耕,除了原有的資料中心商機,也有望在智慧工廠與智慧城市等領域發揮所長。此外,黃仁勳公開表示三年內全球將建設價值5兆美元的AI工廠,在人工智慧領域,台灣不僅能擁有像台積電這樣的護國神山,其他領域也有各自的企業龍頭帶領台股成長,包括聯發科、華碩、台達電都是國泰台灣領袖50的重要成分股,有望挹注基金表現。

對於近期關稅不確定性,蘇鼎宇表示,短期政經不確定性影響下,市場震盪在所難免,且近期川普談判的路線顯示關稅仍是談判的手段,在AI成長趨勢明確下,市值型ETF如國泰台灣領袖50,成分股分散投資各大產業領袖,有望受惠龍頭企業成長,投資人可以在市場震盪之際,採取逢低分批布局或定期定額的策略,較能有效掌握AI行情。

國泰 台達電 AI

延伸閱讀

輝達向台積電訂購30萬片H20晶片!鄉民卻因1原因怕了:只是騙散戶

川普連TikTok都要!鄉民酸「強盜式外交」:台積電也歸美所有

台股早盤漲近200點 台積電開盤漲15元

H20銷陸解禁 台積獲輝達大追單…新訂單高達30萬顆

相關新聞

鴻海(2317)目標價喊到300!專家試算給出「340」:以後195就是底部了

最近媒體紛紛將鴻海的目標價喊到300元,甚至更高,引起市場熱烈討論,但坦白說,這些喊價往往是為了製造話題居多,為了收視率考量,實際上缺乏基本面的支撐,本夢比居多,所以本文將撇開這些無稽之談,從鴻海基本面數據與營運表現,客觀理性來探討投資價值,回到「本益比」來看。 從營收數字來看,截至2025年6月,鴻海當月營收5,402.36億元,雖然月減12.26%,但年增仍有10.08%。若放大到整個2025年第二季來看,營收更達1兆7,973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超過15%,整體業績穩健向上,代表基本面狀況不錯。

日本關稅15%但代價高...台灣恐更慘?伊森分析:日企若能吃到訂單其實不差

在台灣關稅即將落地的前夕,伊森相信讀者現在最關心的一定是到底數字會開成甚麼樣子?尤其在韓國談壞、日本搞了一個像是賣國的5500億美元投資案,到底台灣會不會談得更好還是更差? 這點伊森或許無法直接回答,但我們想針對日本這次的前車之鑑,說明一下伊森的看法,同時也詳細分析國際談判與這種雙邊貿易的複雜性是甚麼? 目的自然是「讓讀者有一個觀察台灣關稅談判到底是利多還是利空的觀點」,今天的內容可能會有點複雜,還請讀者們耐著性子讀完,伊森相信一定會有幫助的。 「日本出5,500億美元、卻只拿10%利潤、美國拿90%」是美方(川普與其官員)口中的說法,尚未有正式、雙方一致文件確認;日本官員已澄清細節未定,且資金多為貸款/擔保,談不上那種單純的利潤分帳。

00878、00919、0056...以後配不出高息?稀飯闢謠:只要資本利得夠高仍可以

昨天很多人來問我這則新聞的看法,只能說網路上有不少過度解讀,把這次新規範看成是「打壓高股息 ETF 配息」。 但其實很單純:沒有打壓,而是保護投資人,避免投信不合理動用本金(收益平準金)來墊高配息。 也看到好多財經網紅都解讀成針對「資本利得配高息」?指引標題不就寫著:《ETF採用收益平準金作為收益分配來源實務指引》?很明顯就是針對「收益平準金」吧,也就是避免用投資人本金硬撐高配息,跟資本利得半毛關係都沒有!

台指期早盤開高 上漲62點開出

台指期早盤30日開盤開高上衝,以23,213點、上漲62點開出。

聯準會利率在即...降息有望?專家解析「按兵不動機會大」:9月才有望

「聯準會利率決策前夕,市場怎麼看? 」 在聯準會即將於7月29–30日召開貨幣政策會議之際,市場持穩觀望,但美債殖利率已經先下滑。只是整體利率水準仍居高不下,顯示市場對通膨與財政風險的謹慎態度未減。 根據報導,美國主要公債交易商預期,財政部在即將公布的第三季融資計畫中,將不會擴大標售規模。 如果美債供給沒有大量增加,殖利率上升的壓力也會減緩。 而關稅部分,美國與歐盟達成初步貿易協議,但仍須針對細節展開談判。更廣泛的關稅措施預計週五生效,市場也持續消化可能引發的通膨壓力。

法人:下半年恐旺季不旺 2類股票可逃脫關稅空襲

台灣關稅稅率即將放榜,雖然日韓都拿到15%的稅率,但中經院保守預估台灣稅率可能為15%~20%區間,法人以稅率15%~2...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