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益投顧:邁向關稅最終章 四大利多可望延續金融市場多頭走勢

美國總統川普。圖/歐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圖/歐新社

群益投顧發布8月財富管理月報指出,較低稅率的對等關稅即將於2025年7月底終止。川普自7月初陸續發出關稅信函,新設定的關稅介於15%至50%之間。其中,日本及歐盟為15%、東協國家中的菲律賓和印尼談到19%稅率、越南20%。

在美國前20大貿易逆差來源國,除了加拿大、墨西哥和菲律賓新稅率高於4月2日宣布稅率之後,其他國家新稅率大多下降,股市也正面反應,加上人工智慧(AI)與科技股熱潮延續,強勁財報與降息預期推動股市7月繼續走高,標普500及那斯達克指數更創歷史新高。

展望未來,群益投顧指出,關稅不確定性消除,股市回歸基本面。企業獲利有機會優於預期、市場對美國聯準會(Fed)降息預期增溫、美元可望止跌回穩、投資人樂觀看待AI等技術創新等四大利多加持之下,股市走多趨勢有機會延續。

群益投顧指出,資金從科技股流向金融、工業與公用事業等領域,顯示市場寬度改善,預期走多趨勢可望延續至第3季。台灣已成為AI浪潮下的最大受惠者,台股緊貼美股走勢,在美股續揚帶領下,台股有機會挑戰前高,聚焦AI相關包含先進製程半導體、AI伺服器之關鍵零組件等,並適度分散布局至不受匯率波動的內需股。

群益投顧持續看多的其他標的包括歐洲國防工業股、歐洲金融股、恆生指數、中國大陸科技自主概念股、香港醫藥股、雅雅下電概念股、日本軍工股、日本矽智財(IP)股、美股等。美債方面,由於對Fed降息的預期增溫,建議投資人逐步建立長天期固定收益部位,長期有機會賺取更高的資本利得。

關稅 群益 美股 美國聯準會 川普 AI

延伸閱讀

可能比25%更低?大馬首相已與川普通話 8月1日宣布新關稅

台美關稅牽動走勢 台指期上漲230點收23,589點

美歐關稅協定 全球貿易戰近終局

關稅若未談到15%都是利空 內閣改組謝金河點名沈榮津接閣揆

相關新聞

台股下跌108點收23,434點 台積電收1140元下跌20元

台股1日開高走高,早盤以23,318點開出,隨後賴清德總統表示,目前稅率20%僅為暫定,仍持續談判,激勵指數跌幅收斂,終...

對等關稅揭曉後台股跌勢不算太重!分析師曝市場業內資金有信心的3跡象

美國白宮公布台灣對等關稅為20%,衝擊台股信心,1日早盤以23,318.37點開出,下跌224.15點,指數一度下探至2...

鴻海(2317)目標價喊到300!專家試算給出「340」:以後195就是底部了

最近媒體紛紛將鴻海的目標價喊到300元,甚至更高,引起市場熱烈討論,但坦白說,這些喊價往往是為了製造話題居多,為了收視率考量,實際上缺乏基本面的支撐,本夢比居多,所以本文將撇開這些無稽之談,從鴻海基本面數據與營運表現,客觀理性來探討投資價值,回到「本益比」來看。 從營收數字來看,截至2025年6月,鴻海當月營收5,402.36億元,雖然月減12.26%,但年增仍有10.08%。若放大到整個2025年第二季來看,營收更達1兆7,973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超過15%,整體業績穩健向上,代表基本面狀況不錯。

日本關稅15%但代價高...台灣恐更慘?伊森分析:日企若能吃到訂單其實不差

在台灣關稅即將落地的前夕,伊森相信讀者現在最關心的一定是到底數字會開成甚麼樣子?尤其在韓國談壞、日本搞了一個像是賣國的5500億美元投資案,到底台灣會不會談得更好還是更差? 這點伊森或許無法直接回答,但我們想針對日本這次的前車之鑑,說明一下伊森的看法,同時也詳細分析國際談判與這種雙邊貿易的複雜性是甚麼? 目的自然是「讓讀者有一個觀察台灣關稅談判到底是利多還是利空的觀點」,今天的內容可能會有點複雜,還請讀者們耐著性子讀完,伊森相信一定會有幫助的。 「日本出5,500億美元、卻只拿10%利潤、美國拿90%」是美方(川普與其官員)口中的說法,尚未有正式、雙方一致文件確認;日本官員已澄清細節未定,且資金多為貸款/擔保,談不上那種單純的利潤分帳。

美國開獎對台關稅稅率衝擊台股 金管會這麼說

美國對台灣關稅拍板定案為20%,今日衝擊台股,對此金管會對基本面信心喊話指出,今日的韓國、日本、香港股市跌幅均大於台灣,...

台暫時關稅20% 外資賣超台股70億調節台積電日月光

美國公布台灣對等關稅暫時為20%,政府強調非最終目標,後續談判爭取更有利稅率,台股今天震盪下跌108點,收23434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