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鴻海元月營收高於外資預期 目標價上看260元
鴻海(2317)元月營收月減18%,年增3%,高於外資法人預期。外資維持「買進」或「優於大盤」評等,看好雲端網路需求可望續強。其中,花旗證券對鴻海維持目標價260元,高盛證券預期鴻海第1季營收可望年增25%。
鴻海元月營收比高盛預估高出18%,主要是因為人工智慧(AI)伺服器出貨量成長。高盛指出,鴻海第1季能見度改善,預估第1季營收季增率優於過去五年平均(2020~2024年第1季平均季減32%)。高盛預期,鴻海今年第1季營收為1.7兆元,季減22%,但年增25%。高盛重申「買進」評等及目標價236元。
鴻海1月營收比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預估高出14%,主要受惠於AI及雲端伺服器出貨量月增率為正值,GB200 伺服器機架出貨量開始增加。大摩原先預估鴻海第1季營收為1.49兆元,年增13%,但認為實際數字可能高於大摩及法人圈預估,年增率有望高於15%。大摩重申「優於大盤」評等及目標價232元。
花旗分析,鴻海股價從去年11月高峰以來,已落後台股大盤約20%,以目前的股價水準來看,可能已反映大多數負面因素。由於美國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的資本支出仍強勁,且鴻海上調第1季營收展望,有利股價上漲。花旗對鴻海維持「買進」評等及目標價260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