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案邦克列酸奪6命 嚴重個案「巧合共通點」曝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震驚社會,共造成6人死亡、多人住院,「罪魁禍首」邦克列酸是一種小分子脂肪酸,只需1至1.5毫克就可能致命,是否BMI較高的人容易累積較多?毒物科醫師指出,這可能只是純粹的巧合,目前無法確定,「希望不要再碰到」,畢竟這個毒素目前尚無解毒劑。
台北榮總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今起舉行為期2天的「國際中毒防治與研究發展研討會」,登場的第一個講題是「食物中毒」,主要討論今年3月的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
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說,邦克列酸是一種小分子脂肪酸,以目前已發表的研究結果,已知的作用機轉為抑制粒線體上的轉位酶(ATP),使提供粒線體能量的三磷酸腺苷(ATP)生成減少或消失,細胞無法進行呼吸或能量交換,導致死亡。
現場提問,BMI過高是否為危險因子,導致體重較重者體內累積得多?楊振昌表示,目前無法確定,但這樣的說法有被提出討論。
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治醫師何揚表示,邦克列酸是一種很強的粒線體毒素,目前尚無解毒劑,中毒可造成快速惡化的肝腎衰竭,治療多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在合併肝腎功能衰竭的個案,多種體外移除療法皆有被使用, 包括血漿置換、分子吸附再循環系統 、配對血漿濾過吸附術、血液透析和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透析過濾術等。
有沒有方法可以加速移除體內毒素?何揚說,很多人接受洗腎和洗肝治療,透過有限樣本,分析能否有效率的把毒素移除,「目前我們得到的證據,是覺得沒有很有效,但也沒有很明確」。
何揚表示,所有方法中,大概只有使用血漿置換術之後,發現毒素短暫下降,移除的血漿中確實驗到邦克列酸存在,證實可以被移除,但短暫降低血中濃度後,病人還是沒有改善,有些過世患者體內還是有高濃度毒素,顯示毒素已進入五臟六腑,假設未來再遇到這樣的病人,或許可以考慮及早密集地進行血漿置換術。
三軍總醫院急診醫學部住院醫師熊興邦說,當時曾收治一名53歲女性,有B型肝炎病史且無定期追蹤,因食用炒粿條,出現噴射性咖啡色嘔吐及腹部脹滿感至急診,就醫時血壓86/46毫米汞柱,心跳每分鐘157次,無發燒且意識清醒,檢查發現鞏膜泛黃且黃疸,急診室血液檢驗顯示肝功能異常、凝血功能障礙等。
這名患者轉入加護病房,仍有間歇性咖啡色狀嘔吐,並很快出現腎功能惡化伴隨少尿和多重器官衰竭,以及激躁和譫妄現象,懷疑與高血氨引起肝性腦病變;為保護氣道進行氣管內插管;腦部電腦斷層檢查顯示,除老年性腦萎縮外未發現水腫現象;胃鏡顯示食管慢性潰瘍性炎症和出血性胃炎。
熊興邦說,團隊因懷疑為邦克列酸中毒,院方開始評估肝移植的可行性,同時給予積極的支持性治療,其中包括血液透析、血漿置換、分子吸附再循環系統和高壓氧治療,雖接受幾個月積極治療,患者最終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