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危機 兒少事故死傷為日本5倍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正值修法,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舉辦公聽會。衛福部表示,本次修法重點為強化兒少保護,將體罰等暴力侵害列為不當對待行為。靖娟基金會指出,兒少事故死亡率以十二歲至十七歲最高,死因回溯應由現行六歲以下擴至十八歲。
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表示,本次修法重點為強化兒少保護及居托人員管理機制,並檢討出養流程訂定申訴機制,同時將身心虐待、體罰、霸凌、性騷擾等暴力侵害態樣列為兒少不當對待行為,通盤修正相關規範。
「台灣生育率低,兒少事故傷害死亡人數卻是日本五倍,已是國安危機。」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說,十二至十七歲兒少事故死亡率達每十萬人六點九人,為十八歲以下各年齡區段最高,需透過死因回溯,分析死傷數據,找出造成兒少事故傷害死亡真正原因,藉全面性案例搜集、風險評估,改善交通環境減輕傷亡。
有關兒少交通安全議題,兒少權法訂有跨部會「兒少安全實施方案」,由衛福部主責並設有兒少事故協調會議。但許雅荏指出,會議半年才開一次,表面上各部會都派代表列席參加,但實際上對兒少事故死傷、墜樓頻傳等議題回應均是「帶回研議」,缺乏執行力且流於形式,恐難降低兒少事故、輕生死傷高於國際的現況。
衛福部社家署代理署長周道君說,六歲以下兒童發生死亡案件難以判斷確切原因,現行已規範深入溯源,六歲至十八歲青少年死因相對清楚,如意外、溺水、車禍等,不需要死因溯源,是否擴大需與各部會及民團進一步研議。
台灣收出養兒少遭虐待事件頻傳,暴露政策缺失。安置盟秘書長廖士賢說,需要替代性照顧兒少多來自弱勢背景,比一般兒少更複雜脆弱,兒少替代性照顧政策缺乏強制執行機制,服務品質參差不齊,應回到兒少權法中規範,明定照顧服務標準與人力配置標準。
隨數位科技發展,兒少易落入網路犯罪陷阱,兒福聯盟調查,國內兒少經常遭遇網路詐騙,其中遭騙個資比率高達百分之四十一點二。
兒盟政策發展處副處長李宏文說,應增訂兒少網路風險評估義務,要求網路業者提出風險評估報告,找出有害兒少身心健康內容、種類及發生頻率,並主動移除違法內容,不符者應訂出罰則。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