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公布醫療照護指引 友善醫療 LGBT+更自在
留著短髮,帥氣逼人的生理女性在婦科診間外候診,護理師該怎稱呼才不失禮?衛福部首次公布「LGBT+民眾醫療照護參考指引」,希望提升醫事人員性別敏感度,建議以「伴侶」、「對象」取代「男朋友、女朋友」,或讓患者勾選性別稱呼小卡,選擇喜歡的稱謂。
衛福部日前公布「LGBT+民眾醫療照護參考指引」,重點包括多元性別的各種定義、就醫環境安排、友善醫療應對、醫療資源及保險和相關權益等,另針對醫事人員進行多元性別友善等課程訓練,其中以稱謂最為敏感,務必謹慎因應。
行政院性別平等委員會於一○八年做出決議,希望比照歐美國家,要求衛福部制定LGBT族群就醫指引。
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雖然該指引不具強制性,仍希望醫療院所全力打造多元友善醫療環境,另有製作性平與性騷擾防治等數位課程,請相關學會協助宣導。
「公部門有這樣的作為,其實滿好的。」彩虹平權大平台執行長鄧筑媛說,許多正接受荷爾蒙治療的跨性別者在外型打扮上不同於身分證上的性別,以致醫療人員一時之間不知如何稱呼,或給予協助。
同志諮詢熱線秘書長杜思誠指出,跨性別族群就醫時,最擔心醫師、護理師叫錯性別,或被用異樣眼光看待,醫事人員的性別敏感度確實有必要加強,指引建議醫護人員主動詢問對方「希望怎麼被稱呼」?或在候診時提供「性別稱呼小卡」,讓LGBT族群自行填寫答案。
婦科權威醫師劉偉民表示, 一開始在診間遇到外表陽剛、理著短髮或平頭的生理女性時,確實猶豫著該稱呼「小姐」 還是「帥哥」,後來習慣直接叫名字,熟了之後還會和對方開開玩笑,稱讚一起來的女朋友很漂亮。
開業泌尿科醫師張宏江也是如此,在收治氣質較陰柔的男性患者時,除了以同理心相待,盡量避免提到性別,同樣直接稱呼名字避免尷尬。長期互動後,可感受到LGBT族群的和善,很好相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