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傳染性麻疹疫情不可忽視!用4種天然花草茶構築身體免疫力防線
近期麻疹疫情升溫,您是否準備好保護自己和家人了呢?中藥花草如何能幫助大家?麻疹具有極高的傳染性,一名患者可傳染給約20人,且在出疹前後4天內就有傳染力,但出疹前的症狀往往被忽略。
此外,麻疹患者的空氣微粒可在空氣中停留長達2小時,即使患者已經離開房間,若未佩戴N95口罩,仍有很高的感染風險,這些挑戰讓免疫力成為我們對抗疫情的最重要防線,而中藥花草只要經過正確的辨證論治、就能達到最好的健康效果。
中醫觀點:體內正氣強盛,即是提升免疫力的關鍵
《黃帝內經》有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健康的基礎在於體內的正氣強盛,這是抵禦外界病邪的根本。尤其在疫情高峰期,保持氣血充盈、經絡通暢是提升免疫力的核心。
阿利博士行醫30年來,我發現提升免疫力的關鍵在於全方位的調理。飲食、作息和情緒管理缺一不可,再配合適合不同體質的中藥與花草茶,才能真正建立穩固的健康屏障。
4種天然花草幫助增強體力、提升免疫力
粉光參、黃耆、熟地、金銀花等4款花草,是我臨床上經常推薦的提升免疫力花草,這些藥材能針對不同體質靈活搭配,幫助患者增強體力與抵抗力。
1、粉光參:補氣養陰、增強體力
粉光參能調節免疫功能,適合壓力大或病後疲勞的體虛狀況。
適用症狀:疲倦乏力、口乾舌燥、病後體虛。
推薦體質:氣陰兩虛體質,經常感到身體虛弱、易感疲勞者。
推薦搭配:
(1)枸杞:增強滋補效果。
(2)麥冬:養陰生津,緩解口乾舌燥。
選購建議:挑選表面光滑、無裂紋且帶有自然清香的粉光參,避免有霉斑或氣味異常的產品。
沖泡建議:粉光參5克、枸杞5克、麥冬3克,熱水沖泡15分鐘。
2、黃耆:補氣固表、提升免疫力
黃耆以補氣見長,特別適合氣虛容易疲倦或易感冒的人。
適用症狀:容易疲倦、四肢無力、面色蒼白。
推薦體質:氣虛體質,特別是經常感到疲乏、免疫力低下者。
推薦搭配:
(1)紅棗:補中益氣。
(2)枸杞:養肝明目,增強免疫功能。
選購建議:選擇色澤金黃、質地緊實且無裂紋的黃耆,避免有蟲蛀或受潮的情況。
沖泡建議:黃耆10克、紅棗5顆、枸杞5克,煮沸15分鐘後飲用。
3、熟地:滋陰補血、增強體力
熟地是一種滋陰補血的重要藥材,適合因陰血不足引起的疲倦乏力或面色蒼白者。
適用症狀:面色蒼白、頭暈目眩、腰膝酸軟。
推薦體質:血虛體質,特別是有貧血傾向或經常感到頭暈乏力的人。
推薦搭配:
(1)枸杞:補血養肝,與熟地搭配可增強滋補效果。
(2)當歸:活血補血,幫助改善血虛引起的不適。
選購建議:選擇表面烏黑光亮、質地柔軟且帶有自然香氣的熟地,避免有異味或質地過於乾硬的產品。
沖泡建議:熟地10克、枸杞5克、當歸3克,熱水沖泡15分鐘或燉煮30分鐘飲用。
4、麥門冬:養陰生津、緩解疲勞
麥門冬是一種養陰生津的重要藥材,特別適合用於緩解口乾舌燥及因陰虛引起的疲勞感。
適用症狀:口乾舌燥、乾咳、身體乏力。
推薦體質:陰虛體質,尤其是長期熬夜、壓力大導致的陰虛狀況。
推薦搭配:
(1)枸杞:滋陰補肝,與麥門冬搭配可增強滋潤效果。
(2)粉光參:補氣養陰,進一步提升身體抵抗力。
選購建議:挑選顆粒飽滿、色澤淡黃且無異味的麥門冬,避免發霉或有雜質的產品。
沖泡建議:麥門冬5克、枸杞5克、粉光參3克,熱水沖泡15分鐘即可飲用。
中醫調理案例分享:流感後的免疫力修復
以下、阿利博士分享2個案例,讓大家了解如何利用花草調理幫助身體恢復健康。不過,每個人體質和需求都不同,生病時仍然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診療,以確保獲得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案例一:中年女性改善流感引發的疲倦與虛弱
一名50歲女性患者,流感感染後長期感到極度疲憊,並出現反覆的咳嗽。她屬於氣虛體質,平時免疫力較低。我為她開立以黃耆、紅棗、枸杞為基礎的補氣茶飲,並建議加入粉光參進行調理。5天後,她的精神明顯改善,2周後完全恢復體力,咳嗽也完全停止。
案例二:兒童流感後的免疫修復
一名6歲男孩,感染流感後食慾不振且出現夜間盜汗。他的父母表示孩子免疫力低下,容易反覆感冒。我針對他的血虛兼陰虛體質,建議使用熟地、枸杞與當歸煮成的滋補湯飲,每天服用一次,並調整飲食以增加清淡且富含營養的食物。經過1個月的調理,男孩的精神與食慾明顯改善,夜間盜汗也完全消失。
平衡免疫,穩健應對疫情
我當醫生30年、從SARS到治療新冠肺炎清冠中藥,中藥的確擅長跟病毒作戰,健康是一場長期戰,麻疹疫情提醒我們免疫力的重要性。透過中醫調理和個人化方案,我們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和家人。然而,花草療法雖然溫和,但每個人體質不同,對於身體和疾病有疑慮時,請務必尋求專業醫師的建議。希望阿利博士這些建議能幫助您提升健康防禦力,共同度過這段挑戰時期。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