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研議 助產所不接生也能開業
於婦產科產檢、生產已是現今產婦主流的選擇,過去常見的助產士漸漸消失,全台近十年新發證助產師總計三三五人、助產士十四人,據二○二三年出生統計,全台僅四十五人於助產所出生;為求轉型,衛福部預告修正「助產機構設置標準」草案,未來新設助產所不一定要具備接生能力,可僅提供產前、產後檢查、抹片等服務。
去年十二月廿日,衛福部預告修正「助產機構設置標準」草案,參考物理治療所以及職能治療所設置標準,得選擇部分業務項目當作開業的體例,未來助產人員如果要開設助產所,也能擇一或數項業務,申請開業登記,而提供「接生」服務,並非是助產所「必須」具備的項目,預告六十天至二月十八日為止。
該草案推出後,引發兩派討論,有資深助產師認為「不接生開什麼助產所」,若修正草案預告通過,等同讓死過一次的助產產業「直接進加護病房等死」;另一派則認為,該草案是幫助產業轉型。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主任吳嘉苓表示,台灣助產師協助接生率全球最低,多數先進國家都是由助產師作為主要的孕產照護人力,透過連續性的照顧,可讓孕產婦獲得最好的照顧品質。此次修正助產機構設置標準,有助於擴大助產師進駐社區,成為孕產照護的主力。
公會:盼增民眾生產選擇
據統計,全台總計有廿一家開業助產機構,其中十七家有與健保簽訂合約。助產師助產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林桂美說,雖然多數孕產婦會選擇到醫院或診所生產,但仍有些孕產婦期待生產時,讓家人們參與,選擇在家生產,此時助產人員即可提供服務,但助產所不斷減少,愈少人能提供此服務。
衛福部:還在收集意見階段
林桂美說,如果草案能降低設置標準,可增加民眾多一種的生產選擇的機會,而助產所也能幫助較為弱勢的族群,如偏鄉居民、逃逸移工等,提供接生服務,市場是有其需求性。
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長蔡淑鳳表示,現行的助產教育未特別要求「接生」,過去有接生經驗的助產師大多已經不在線上,此次的修正草案,是由助產全聯會與學會提案,提案送件前已經完成初步的調查,但因涉及修法,需經預告程序,此案正在收集意見階段,若無疑義才會正式公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