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流行期宣告結束 創10年最久紀錄、嬰染病住院3周
腸病毒脫離流行期,但仍增加2例重症。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腸病毒就診人次上周為9673人次,脫離流行期,從去年4月上旬進入流行期至今,罕見冬季繼續流行,已達10個月,為近10年以來腸病毒疫情延續最長的一年,但仍新增2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2歲男童無潛在疾病,去年底發燒就醫,隔天出現右頸腫脹、吞嚥困難等症狀再度就醫,經診斷為急性中耳炎收治住院,期間出現雙腳無力、行走困難情形,經通報檢驗後確認為感染腸病毒D68型併發重症,個案治療後狀況改善,住院10天已出院。
另,北部未滿1個月男嬰,去年底出生ㄧ周後即因呼吸窘迫、低血氧收治嬰兒病房,後因出現發燒、呼吸短促及血氧下降情形,轉收住新生兒加護病房治療,收治期間出現心律不整、血壓偏低、二氧化碳滯留、血小板偏低等情形,經通報檢驗後確認為感染伊科病毒2型併發重症,個案治療後症狀改善,目前持續住院觀察,住院已有3周。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周1月12日至1月18日門急診就診計9673人次,較前一周的1萬2523人次下降22.8%,疫情呈下降趨勢且低於流行閾值,脫離流行期。近四周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腸病毒D68型,社區仍持續具其他腸病毒型別活動。
以病例發病日統計,今年尚無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去年累計12例重症,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克沙奇A10型及腸病毒D68型各2例,克沙奇A16型、克沙奇B3型、克沙奇B4型、伊科病毒2型及伊科病毒11型各1例,其中年齡未滿1歲幼童計8例,籲請民眾留意孩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疾管署說明,國內腸病毒疫情雖持續下降,但農曆春節將至,親友團聚、人群交流移動頻繁,腸病毒傳播機會增加,無論成人、小孩皆有感染風險,提醒民眾應保持警覺,落實肥皂勤洗手及環境清消。
連假期間如果有身體不適,應盡速就醫,並在家好好休息,盡量減少拜年、探訪親友等交誼活動,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以利身體儘快恢復健康;嬰幼兒如經醫師診斷為感染腸病毒時,應避免與其他嬰幼兒接觸,並留意其健康狀況,一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儘速送醫。
另,請家長及教托育機構人員注意居家及學習環境通風、清潔及消毒,建議使用濃度500 ppm的消毒水(10公升清水+100毫升市售含氯漂白水)進行一般環境消毒,以降低病毒傳播的機會。
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