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了不用補班!大樂透頭獎衝上2.1億 春節大小紅包獎號出爐

地牛翻身!花蓮發生規模4.1「極淺層地震」 最大震度4級

月薪70萬 連台大醫師都被挖角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右二)出版新書「行俠仗醫,以醫弘道:吳明賢的與善同行之路」,前副總統陳建仁(中)、台大名譽教授林肇堂(右一)、肝基會董事長許金川(左二)等三恩師出席支持,左一為聯經出版總經理陳芝宇。記者林伯東/攝影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右二)出版新書「行俠仗醫,以醫弘道:吳明賢的與善同行之路」,前副總統陳建仁(中)、台大名譽教授林肇堂(右一)、肝基會董事長許金川(左二)等三恩師出席支持,左一為聯經出版總經理陳芝宇。記者林伯東/攝影

年輕醫師樂於賺取醫美、自費手術等高薪,遠離急重症科等救命科別,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昨在新書發表會上表示,去年共四名新竹台大分院神經外科醫師被月薪七十萬挖角,這薪資已高於院長,「但醫師不該為獲得應有補償,而犧牲善良。」

吳明賢新書「行俠仗醫,以醫弘道:吳明賢的與善同行之路」,內容集結自身臉書貼文,及寫給同仁院內信。他表示,撰寫臉書文章是對現狀有感而發,歷任台大院長少人針砭健保政策,「但若連台大院長都不敢言,那醫界誰還敢講?」制度既存在問題就必須發聲,無法袖手旁觀。

吳明賢表示,台灣健保制度實施卅年,但給付錯置,健保給付卻未著重於救命科別,反而集中在較輕鬆項目,導致年輕世代醫師不願投入「救命科」,難以抵抗高薪誘惑,而離開醫院。

吳明賢說,早該檢討制度,設法讓人留下來,但醫界卻一直沒人敢言,「身為台大院長,就不該只是拿蒼蠅拍,納涼、打蚊子!」盼更多下一代醫師能從事救死扶傷的醫療本業,別再往醫美或輕鬆科跑。

中研院士陳建仁、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林肇堂、肝基會董事長許金川等人昨也出席新書發表會,三人均為吳明賢恩師。許金川將該書比喻為「醫界新約聖經」,當場認購送給全台醫學生,盼作為行醫時參考。

許金川說,乍看封面「以醫弘道」四字,以為吳院長寫了武俠小說,出書義賣,用來挽救醫院收支難以平衡的難題,開卷後發現,內文行雲流水,充滿人文關懷。

他笑道,陳建仁應以前副總統身分,登高一呼,要文武百官都看這本書,「政府買這本書,立法院一定不會砍掉預算。」

陳建仁說,有幸擔任吳明賢的指導教授,這個學生聰明且研究嚴謹,在馬祖研究胃癌,不僅根除幽門桿菌,嘉惠全島居民,更確認幽門桿菌與胃癌風險間的關係。面對新冠疫情大流行,展現領導風範,沉著穩健面對百年大疫危機,令人佩服。

林肇堂讚許,吳明賢是被醫學耽誤的大文豪,被譽為「文青院長」,更是懸醫濟世的好醫師,台大醫院被稱為寶山醫院,年輕醫師向掌門人吳院長學習,不會空手而回。

台大醫學院 台大醫院 醫師

延伸閱讀

影/台大院長吳明賢新書「行俠仗醫」 許金川讚:醫界新約聖經

「行俠仗醫 以醫弘道」台大院長吳明賢明下午簽書見粉絲

賴總統促民眾癌篩 盼衛福部與立委溝通

醫師看韓劇「外傷重症中心」有點難過 台大院長早說過

相關新聞

地牛翻身! 花蓮發生規模4.1地震 最大震度4級

花蓮晚間地牛翻身!根據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資料,今天晚上7時56分,花蓮縣鳳林鎮發生芮氏規模4.1地震,震央在花蓮縣政...

大S病逝不只台灣震驚 旅外國人曝「這地」3月才打得到

近期許多醫療院所陸續公告「流感疫苗已打完」,中央緊急採購的10萬劑最快本月20日到貨,今有藥廠提供300支疫苗給診所,鐵...

慶元宵 松山慈祐宮送小花燈、猜燈謎

台北松山慈祐宮為迎接元宵節,廟前廣場設置主題燈區,廟裡廟外打造成燈籠海,更以松山地區的文化特色,於9日舉辦猜燈謎晚會與「...

新北瑞芳流感疫苗用罄民眾暫勿前往施打 最快2/20補貨

最近適逢流感高峰,再加上民眾近來對於疫苗接種需求大增,現在公費流感疫苗幾乎是一針難求,瑞芳衛生所所備的公費流感疫苗目前也都已經用罄,民眾要打也都撲空,目前最快得等到20日後,衛生所也提醒,除了流感疫苗,還有新冠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都還有提供施打服務。

影/民眾排隊搶流感疫苗 醫師施勝桓:電話幾乎沒停過

台中施勝桓小兒科診所今天下午3時,提供200劑高端自費疫苗以及100劑賽諾菲疫苗,還沒開始營業,診所外就就排了長長的人龍...

台中首例境外移入瘧疾! 3旬女曾旅遊非洲、染瘧疾

台中市衛生局公布,台中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為3旬女去年底有非洲旅遊史,入境前曾染瘧疾、完成治療,入境無發燒不適,經...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