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又出事!網紅牙醫史書華陷性醜聞 再爆名表團購侵權要賠錢

退休金自己賺!大樂透頭獎衝上2.4億 春節大小紅包獎號出爐

明明按讚影片…不認造謠仔是乾兒子 張蘭帳號被封急了:會斷8千員工生計

口交屬於「危險性行為」 醫曝患者喉嚨痛3個月竟是淋病

泌尿科醫師指出,口交其實算是種危險性行為,同樣有感染性傳染病風險。圖非新聞當事人,本報資料照片
泌尿科醫師指出,口交其實算是種危險性行為,同樣有感染性傳染病風險。圖非新聞當事人,本報資料照片

網紅牙醫史書華離婚判決日前出爐,內容提到他與外遇對象的訊息中,出現「我真的很會口交嗎」等內容。泌尿科醫師指出,口交其實算是種危險性行為,同樣有感染性傳染病風險,常見如淋病、菜花等,曾有患者喉嚨痛了3個月,到耳鼻喉科就醫仍未改善,後來才發現是淋病。



下周五就是西洋情人節了,許多人把握機會和另一半親密相處,但在情人節後有不少人因性病就醫,衛福部疾管署統計,今年已累計595例淋病本土及境外移入個案、869例梅毒本土及境外移入個案。

開業泌尿科醫師顧芳瑜表示,口交算是種危險性行為,很多病人得了淋病、生殖器流膿,但都會否認自己有性接觸,但很多人主觀會認為這不是性行為,所以一問之下其實都有口交紀錄,因為口腔其實也會傳染性傳染病,除了要戴保險套外、固定性伴侶外,也要接種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才不會得病或傳染給他人。

大部分性傳染病都有機會透過口交傳染,不過風險高低不同,顧芳瑜指出,偶爾會碰到菜花的案例,因為是接觸傳染,當口腔與黏膜接觸,嘴巴也可能會得菜花,口腔淋病也是相對常見的類型,梅毒和HIV在極罕見的狀況下,也會藉由這個途徑傳播。

顧芳瑜說,近年來口交的風氣相對盛行,以皰疹來說,有分為病灶在嘴巴的第一型,如唇皰疹或嘴角破等;第二型則常見於生殖器,雖然兩者治療方式一樣,不過卻觀察到有嘴巴出現第一型,或生殖器出現第二型的個案。

大部分在口腔的性傳染病,都跟常見樣子不太一樣,顧芳瑜舉例,淋病潛伏期約數天至1個月,在男性生殖器會有分泌物流出,但在口腔不明顯,頂多是喉嚨痛,患者往往因在耳鼻喉科就醫治療效果不理想,又有這樣的接觸史,才會懷疑是性傳染病,曾有患者喉嚨痛了2、3個月,後來才診斷是淋病。

菜花潛伏期則有長有短,和自身免疫力有關,常常是檢查口腔時,發現嘴巴有奇怪的突起物,感染時免疫力好不會發病,但在數月至數年後,可能因為免疫力下降而發作。

顧芳瑜提醒,如果口腔本來就有傷口,例如有破洞、喉嚨發炎,就不太建議口交,因為黏膜處於發炎狀態下,容易被性傳染病傳染,加上有傷口時,防護力可能比健康狀態差、更容易感染。

大部分的人都有「性行為戴保險套」的概念,但口交戴保險套的意識卻沒有這麼普及,顧芳瑜說,現在有一種「乾套」,屬於沒有潤滑液的保險套,就可以使用在口交時,對於首次發生性行為的對象,可觀察尿道孔或陰道有無不正常分泌物、皮膚表面是否有不正常突起或潰瘍。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指出,性病常發生在年輕族全,建議還是先了解對方的狀態再發生性行為,小便時不舒服可能感染淋病;另外也要留意HPV病毒感染,這是頭頸癌發生的風險因子之一。

保險套 傳染病 性行為

延伸閱讀

四川女子誤將摔炮當糖果食用 口腔遭炸傷:包裝誤導人

指導教授伸狼爪!醫學系女研究生遭撫胸、被迫口交 認罪緩刑4年

31年來沒得過流感!日醫曝打疫苗以外 3個日常習慣增加免疫力

送酒店妹回家卻載進Motel要她口交 財經記者下場曝

相關新聞

寒流還要凍2天 下周回暖水氣增、各地再迎雨

受寒流影響,各地非常寒冷,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張承傳表示,明天到下周一清晨北部、中部仍有10度以下低溫,尤其苗栗明天清晨恐下...

寒流防凍!北市昨晚至今5人到院前無心跳 1人急救中

受寒流影響,全台急凍,台北市消防局統計,從昨晚至今天下午,非創傷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死亡案件共計5人;送醫4件...

影/雖是補班日仍有3千人湧太平山 持續低溫有機會追雪

今天至下周一清晨受寒流影響,各地天氣非常寒冷,宜蘭太平山遊樂區今天兩度降下冰霰,補班日仍吸引超過3000人衝上山追雪,園...

口交屬於「危險性行為」 醫曝患者喉嚨痛3個月竟是淋病

網紅牙醫史書華離婚判決日前出爐,內容提到他與外遇對象的訊息中,出現「我真的很會口交嗎」等內容。泌尿科醫師指出,口交其實算...

提升高雄機場運量 華航3月底大型客機飛首爾、大阪

為提升觀光運能,中華航空公司預計3月底在高雄國際機場增加A330-300大型客機服務,投入高雄飛首爾、大阪航線,2航線每...

全台冷颼颼…彰化36小時83人急病送醫 4人到院心肺功能停止

寒流來襲,彰化縣今晚最低溫約10度,消防局統計,彰化縣從7日上午8時到今晚8時共36小時,計有83人急病送救護,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