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域事故「迷路」占3成7最多 內政部推動修法裁罰違規
![春節期間發生多起山域事故,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將推動修正國家公園法,除納入保險外,應將登山違規裁罰、留守人機制納入。圖/南投消防局提供 春節期間發生多起山域事故,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將推動修正國家公園法,除納入保險外,應將登山違規裁罰、留守人機制納入。圖/南投消防局提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2/13/realtime/31489865.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
今年春節期間,發生12起山難事件,內政部消防署指出,從104年到113年共發生3450起山域事故,其中「迷路」佔了37%。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將推動修正國家公園法,除納入保險外,應將登山違規裁罰、留守人機制納入。國家公園署表示,預計今年底將修法草案送入立法院,未來搜救支出是否應該收費也將納入討論。
內政部長劉世芳今天在內政部部務會報指出,今年春節期間總共投入166人次救援人力,平均每起案件須出動13~14人次,將持續推動修正國家公園法,除納入保險外,應將登山違規裁罰、留守人機制納入,並邀集教育部、農業部及交通部共同研商。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代理署長陳貞蓉表示,國家公園法修法草案已經準備得差不多,希望今年底能送進立法院。另一方面,搜救費用是否也將入法?陳貞蓉說會一併研議,不過這應該包含在整個登山體系的建置過程中,究竟該怎麼收費、由誰來收費等議題,內政部會與體育署溝通、評估其可行性。
內政部主任秘書黃駿逸說,搜救花費是否該收費也涉及地方政府權責,內政部也會邀集地方政府討論。
消防署指出,從104年至113年國內發生3450件山域事故,從統計數據分析,可歸納有「高山原野環境易有迷途、創傷及高山症意外」、「自身準備不足缺乏安全自負觀念」及「輕忽雪季期間易發生滑落、失溫狀況」等原因,其中以「迷路」1263件最多,約占事故總數的37%;建議登山民眾下載離線地圖,也可租用「衛星定位設備」並使用「登山留守平臺」,以確保在手機訊號不穩山區,能與外界保持聯繫,提高獲救機率。
國家公園署表示,到113年底為止,已完成18座山屋整建及新建9座山屋,配置攜帶式加壓袋(Portable Altitude Chamber, PAC),供高山症登山民眾緊急使用。各國家公園管理處也已與多家電信業者合作,目前已完成602面可通話地點標示,民眾遇危急狀況身處通訊位點時,手機可直接撥打緊急救難號碼「112」求援。
國家公園署提醒民眾,在體驗台灣山林之美前,務必確實做好體能評估,依0至6級步道分級標準,衡量自身能力,安排登山計畫、攜帶足夠裝備與具衛星定位功能通訊裝置再出發。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