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兒童數位影像 立委促設主管機關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簡稱兒少權法)逾十四年未大幅修法,衛福部已擬出修正草案。衛福部表示,新修法版本將身心虐待、體罰、霸凌、性騷擾、不當管教等暴力侵害樣態入法,並要求中央主管機關合理編列經費,維持早產兒、重病及其他有需求的兒童藥品及醫療器材供應,及增訂早期療育機構申請設立許可條文,強化管理密度及財務監管。
立法委員林月琴昨舉辦兒少權法修法公聽會,修正草案方向首次曝光。林月琴說,國內目前缺乏完整的兒少死因回溯機制,影響自殺防治成效,既有的兒少事故傷害防制機制,也未發揮實際效益;兒少自殺人數攀升,也與網路成癮、性影像等數位化問題有關,兒權公約明訂各國應有兒童數位內容主管機關,政府應盡快協調主責治理單位。
衛福部統計,十五至廿九歲兒少自殺率持續升高,二○二二年自殺死亡人數四十九人較前一年增加十二人,十四歲以下自殺通報個案則逾三千人。昨參與公聽會的台少盟副秘書長張祐嘉說,政府應提出更多兒少面對身心壓力的對策,成立國家級兒少自殺原因調查委員會擴大死因調查,結合警政、衛生、教育部門檢視分析兒少自殺自傷死因。
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說,兒少權法草案中,將明訂各部會主管機關應辦理兒少安全維護及事故傷害防制措施,定期召開諮詢委員會,現行兒少死因回溯數據統計,已區分出事故死傷,若要細分出自殺自傷,必須跨部門進行數據分析,衛福部會與各部會共同研擬。
※ 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