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急診塞爆程度「前所未有」 護理師連上16小時班崩潰:撐不下去

全台各縣市的醫院急診壅塞,從去年底到現在,情況仍未好轉。衛福部於二月上旬預估,急診塞床狀況大約2、3周會漸趨緩。不過,台灣急診醫學會於22日晚間發文,「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若問題持續,將引發急診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
台灣急診醫學會祕書長李智晃表示,許多醫院通報滿床,幾乎各大醫院急診床位不堪負荷量。關於患者排床到底要等多久?他說,需要住到加護病房的病人,平均會留在急診室3至5天都有可能;急診壅塞的原因跟醫院可利用住院床位不足、急診住院配床比例失衡有關。
李智晃指出,急診壅塞的狀況,可能到夏天之前都不會改善,尤其今年因流感疫情關係,比往年更要嚴峻一些。護理師不足造成病房關床,人力缺口形成骨牌效應,急診壅塞快要變成無解的難題。
有護理師在社群平台留言,上班超過10個小時已成日常,甚至連上16小時的班。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紀淑靜表示,新冠疫情之後,不少護理人員因身心疲累而陸續離開職場;這情況在今年過年後更明顯,許多人快要撐不下去。
她說,過年之前,就有醫院提到人力短缺的挑戰,而過年長假期間,醫院本來就會減床、關床,病人上不去。
紀淑靜說,各醫院護理人員流失導致關床,急診量能已經達到極限。她呼籲,急診人力被忽視,應該要從改革醫療環境與健保制度著手,尤其是調整護理師的薪資與福利,並改善高壓職場環境,才能夠讓更多基層護理人員願意留下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