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薄塑膠盒」該如何丟棄? 若選錯方法恐遭罰6000元

外食用完餐後,油膩的塑膠盒究竟該丟垃圾,還是回收?事實上,薄塑膠盒屬於應回收的塑膠容器,使用完需仔細沖洗,將湯汁、油漬去除後,再交給回收車。另外,塑膠碗盤、蛋盒、便當盒蓋、飲料杯蓋等容器,也都屬於應回收物品,若未好好分類,恐怕將處1200以上至6000元以下罰緩。
一名網友日前在PTT發文,表示最近清潔隊員都相當嚴格,若看到垃圾袋中出現稜角,就會要求打開檢查,一但發現便當盒、塑膠蓋當下立馬拒收,讓他感到相當不解:「以前說裝食物的容器油油的,處理成本高,所以都直接燒掉,既然這樣幹嘛不一起丟在可燃垃圾就好了?」
事實上,薄塑膠盒屬於應回收的塑膠容器,依照廢棄物清理法第12條及第50條規定違規排出或棄置垃圾者,可處新台幣1200元以上至6000元以下罰緩。
根據環保組織「GREENPEACE綠色和平」指出,透明薄塑膠盒常因太髒、難處理、回收價值不高,而遭到回收商拒收,但它仍然是應回收的塑膠容器,清洗過後可以直接交給資源回收車。
另外,回收大百科「RE-THINK」也提到,塑膠盒屬於一般塑膠類,使用完畢後,應將湯汁倒掉、簡單洗去油漬,並正確分類;不過也建議民眾,若能自備環保容器,不僅省去了回收分類的麻煩,也會更加環保。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