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壓胃痛! 40多歲公司高管罹患「萎縮性胃炎」

一名40多歲電子公司高階主管,由於胃部頻繁悶脹,就醫檢查出萎縮性胃炎。經醫師問診後發現,偏好重口味飲食、嗜菸酒的他,有慢性胃炎病史並感染幽門桿菌,但無定期回診接受療程,在胃痛時只吃胃藥,才使病情更為嚴重,所幸調整生活習慣後症狀均已改善,但仍在持續追蹤病情中。
聯安診所超音波室主任楊建華表示,胃部位於人體上腹部,當上腹部迅速出現絞痛、痙攣,噁心的症狀,就可能是急性胃炎,經服藥與治療後通常3至5天就可緩解,但若患者持續飲酒、吃傷胃的刺激性食物,導致反覆刺激胃部原有的傷口,就容易演變為慢性胃炎,出現胃悶、腹脹、消化不良、易飽等症狀。
楊建華指出,慢性胃炎會破壞胃部細胞,而當胃炎沒有經妥善的治療,長久下來可能造成更為嚴重的疾病,例如胃出血、胃穿孔與胃癌。而當慢性胃炎合併感染幽門桿菌,損及胃黏膜時,胃壁細胞和胃主細胞也會被破壞,形成萎縮性胃炎,後續可能出現腸上皮化生,也就是癌前病變,因此當感染胃幽門桿菌時,必須盡快就醫治療並服藥殺菌。
胃部不舒服,不少人選擇直接服用胃藥緩解,但須留意若長期服用,胃藥的某些成分可能引發副作用。楊建華提醒,胃藥若含鈣、鋁離子,可能導致便秘。若含鎂離子可能造成腹瀉。若含碳酸離子,可能引發脹氣或打嗝。此外,長期服用胃藥也可能改變胃部酸鹼值,使腸胃道菌叢失衡,因此在服用胃藥時,仍需以醫師開立的處方藥較為安全。
至於上腹部疼痛的原因?楊建華表示,上腹部除了胃部及十二指腸,還包括肝臟、膽囊、胰臟等器官,就連心臟也可能是上腹部不適症狀的導火線,因此若疼痛點位在上腹部,應盡快釐清病源,而懷疑胃部有病灶時,再搭配胃鏡、幽門桿菌吹氣檢查、抽血檢測,也可進行胃蛋白酶原檢驗,了解胃黏膜狀況以進行治療,若為輕微的胃炎,宜從調整飲食習慣與生活型態做起,多能改善胃部不適症狀。
胃部發炎成因許多,包括飲食、藥物、病菌,都會破壞胃部黏膜引起相關症狀,情緒壓力也會刺激人體分泌過多胃酸,也使胃部黏膜保護力變差。楊建華提醒,生活中可盡量避免過辣的刺激性飲食,遠離菸、酒、濃茶、醃漬品,並養成定時定量、細嚼慢嚥的飲食習慣,每餐將酸性水果,像是鳳梨、柳丁留在飯後食用,才能讓胃部保持長久健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