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男動疝氣手術竟引發敗血症 醫籲重視抗藥性病菌危機

醫院示意圖,與新聞當事者無關。圖/Ingimage
醫院示意圖,與新聞當事者無關。圖/Ingimage

原本只需住院一兩天的疝氣手術,卻因傷口感染抗藥性病菌、反覆發燒,一度引發敗血症,讓40多歲陳先生吃盡苦頭,在醫院待了半個多月,才得以出院。醫師轉述陳先生的話:從沒想過與死亡距離這麼近,原因竟是看不見的病菌!

大S因流感併發肺炎過世,激發民眾健康意識,但除了接種流感疫苗、強化保護力,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感管中心主任王振泰提醒,應需重視抗藥性病菌的危機。

「住院病人最怕發生感染。」王振泰說。對於外科醫師而言,疝氣手術、膽囊切除、盲腸切除等均屬於小刀、小手術;但如果術後住院期間傷口感染抗藥性病菌,一再更換抗生素,從第一線用到最後一線,對病人及家屬來說,可說是一大煎熬。

抗藥性病菌對於國人健康的危害,遠超過一般人所能想像。台灣面臨綠膿桿菌、克雷伯氏肺炎桿菌(KP菌)等抗藥性菌的嚴重威脅,如遲遲未能妥善因應,預計到2050年,台灣每年將有3.3萬人死於抗藥性感染,死亡人數超過去年「癌王」肺癌死亡人數的3倍。

王振泰表示,隨著現代醫療的發展、人口老化,臨床上使用抗生素的時機本就愈來愈多;若再加上部分抗生素不當使用的狀況,就導致細菌抗藥性的累積愈形嚴峻,造成全國各大醫院均面臨著多重抗藥性病菌的嚴苛挑戰。想要解決這種令人無奈、難以迴避的困境,就應該減少抗生素不當使用、延緩多重抗藥性病菌的累積速度,同時也要加速新藥的開發、滿足臨床上的需求。

要減少抗生素的不當使用,就需要充足的感染科醫師人力來妥善管理抗生素開方。但因為感染科無法為院方帶來業績、並非賺錢的單位,屬於醫院的弱勢科別,以致許多醫院不重視感染科醫師,甚至未設立感染科,當然無法妥善管理抗生素。在新冠疫情期間更是如此,感染科醫師人力不足,分身乏術,以致多種病原菌抗藥占比持續攀升,目前已來到9年前的3倍之多。

「五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死於感染」王振泰說。以肺癌病人為例,不少癌友並非死於惡性腫瘤,而是因免疫力變差,肺部感染多重抗藥性病菌,治療棘手。此外,接受外科手術、心導管手術或檢查、或免疫療法等患者,也因皮膚存在手術所造成的傷口、免疫力低下,容易被感染,屬感染高風險族群。

王振泰表示,曾收治一名年輕血友病患者,起初積極接受治療,但在一連串化療後,白血球低下,免疫力下降,住院期間感染碳青黴烯抗藥性克雷伯氏肺炎桿菌(KP菌);雖經使用多種後線抗生素,仍無法有效控制,最後在無藥可用的情況下,不幸病逝。

除了重視感染科醫師、各醫院補足感染科人力及資源,王振泰呼籲,政府與醫界應攜手合作,鼓勵新藥開發、備齊抗生素新藥,解決抗藥性感染的燃眉之急。尤其在藥價的管理上,應該給予抗生素新藥、老藥合理的價格,以免許多新藥不願進入、老藥不斷退出台灣市場的窘境。

手術 抗生素 醫師

延伸閱讀

天氣變化肺炎患者增…蘇一峰:加護病房一半以上都是 曝高風險族群

「和大S一模一樣」流感併發肺炎 加護病房無床位女星曝生死瞬間

教宗方濟各病危 肺炎惡化 引發敗血症 住院已逾1周

兒童急診檢測法多 PCT預測細菌感染準

相關新聞

今年冬天近14年最冷 雨量史上第4少

今年冬天感受明顯偏冷,中央氣象署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指出,今年冬天受到十三波大陸冷氣團以上等級冷空氣,及鋒面、南方雲系及華...

高血壓要吃一輩子藥嗎? 黃金6原則 保護心血管

高血壓被喻為「沉默殺手」,前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等到頭痛、頭暈、肩頸僵硬、視力模糊時,可能已經罹患高血壓好一段時間了。血...

健康主題館/養肺如養命 當心空汙傷呼吸力

「養肺如養命」,中山醫學大學副校長暨附設醫院胸腔外科醫師陳志毅說,肺是生命之源、主掌呼吸,幫助氧氣與二氧化碳在肺部進行交...

中華隊沙子宸抱病飆生涯最速球 醫學專家:非常厲害

世界棒球經典賽資格賽(WBCQ)中華隊今天晚間決戰西班牙隊。輔大生醫所講座教授、國民黨前立委陳宜民今天表示,目前就中華隊...

長榮航空3月起禁用行動電源 其他國籍航空規定一次看

韓國釜山航空今年1月疑似機艙內旅客的行動電源過熱引發火警。為確保飛安,長榮航空今公告,3月起全面禁止於航程中使用及充電行...

健康你我他/腸胃痛敲響警鐘 謝絕聚餐吃到飽

長久以來腸胃偶爾鬧脾氣,10年前做過大腸鏡檢查,當時發現一個小瘜肉,馬上動刀切除。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