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盟友又變了?川普重課台灣32%對等關稅 BBC:可能助長「疑美論」

減重有成?嘉義婦老是腹脹 檢查後連醫師都嚇到

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醫師曾勗桓提醒,預防蛔蟲感染,務必注意手部清潔。圖/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醫師曾勗桓提醒,預防蛔蟲感染,務必注意手部清潔。圖/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嘉義有名69歲婦人日前體重逐漸減輕,令她開心不已,但突然地減重,家人覺得不正常催促她到醫院檢查,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醫師透過大腸鏡,赫然發現2條長20公分蛔蟲,醫師驚訝詢問得知,婦人家常利用豬糞有機堆肥種菜,她又愛吃生菜,可能因此讓蟲卵有機會進入體內,給予蛔蟲藥治療後,已成功驅蟲。

肝膽腸胃內科醫師曾勗桓表示,這名中等身材69歲婦人表示,半年來體重減輕5公斤,她以為減重有成,但家人卻認為不正常,她也覺得肚子時常脹脹地。

醫師曾勗桓先安排胃鏡及超音波檢查,都未發現問題。進一步經由大腸鏡檢查,赫然在乙狀結腸發現2條白色蠕蟲,將蟲子抓出送病理科檢驗,得知竟是長約20公分左右的蛔蟲。

曾勗桓表示,通常腸道常見的寄生蟲包括原蟲感染及蠕蟲感染,因為蛔蟲在公共衛生十分良好的台灣已很罕見,經由了解後,得知病人家中是養豬戶,而目前比較常見的蛔蟲主要寄生在人類跟豬隻身上,會交叉感染,因此可能病人家中所飼養的豬隻已有感染到蛔蟲,再加上家中種的菜是使用有機堆肥施肥,平時家人都吃自己種的菜,而這個腸道裡的蟲可能就是從生食生菜風險、生物堆肥風險、自種蔬菜風險等而來。

曾勗桓表示,蛔蟲感染主要是將蟲卵食入體內,進入腸道後,卵孵化為幼蟲,幼蟲會穿過腸道進入肺部,在肺部住一段時間,因此有些人一開始會出現肺部症狀,如咳嗽、發燒、喘及血痰等,病人咳出含有幼蟲的痰後,再吞回腸胃道,慢慢長成成蟲,並出現成蟲可能會造成的症狀,如腹脹、腹痛或是營養吸收不良、體重下降等症狀,如此不斷循環。

蛔蟲的治療可以分成一次性投藥或3天口服的短療程,在治療完一次後,相隔1至3個月還需再進行第2次治療,以便殺死後續孵化幼蟲,這位病人在治療後也已恢復健康。曾勗桓提醒,預防蛔蟲感染,要注意手部清潔,若是生菜使用有機堆肥,也有污染的風險,若要生食生菜,也務必要注意清潔。

腸胃內科醫師經由大腸鏡檢查在病人腸道中發現蛔蟲。圖/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腸胃內科醫師經由大腸鏡檢查在病人腸道中發現蛔蟲。圖/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寄生蟲 減重 蟲卵 醫師

延伸閱讀

首屆百大文化基地名單公布 嘉義市這3處入選串連打造文化交流軟實力

老嘉義人共同回憶原全買賣場長頸鹿地標斷頭落地消失 地標由來揭秘

男子挑戰「連續30天只吃Subway」瘦身速度比減肥藥還快八倍

40歲女狂減20kg!是減肥產品有效?醫生嚇呆:嚴重糖尿病

相關新聞

放假塞塞塞!國道傍晚多處壅塞 部分路段車速不到20公里

明天起有4天清明節連續假期。高速公路局觀測,今天傍晚起國道有下班及返鄉車流,多處路段壅塞,部分路段車速不到20公里

清明連假前2日好天氣「溫差逾10度」 後2日天公變臉防短暫雨

氣象署今天表示,明天、4日的夜晚清晨偏冷,北部平地低溫約攝氏11度,白天高溫可回升至26至28度,要留意日夜溫差;清明連...

襪子該正面洗還是反面洗?廠商、醫師一面倒曝正確清洗方式

襪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衣物,但你知道該如何正確清洗嗎?對於「襪子應該正面洗還是反面洗」的問題,許多人各持己見,有人認為正面踩在地上、接觸鞋底較髒,應該正面洗;另一派則認為,襪子內層接觸腳底,沾滿汗水與皮脂,應該反面洗。事實上,台灣除臭襪品牌WARX以及醫學專家都指出,襪子應該「反面清洗」,才能徹底去除汙垢並延長壽命。

天氣好轉 吳德榮:清明連假晴朗回暖 下周4天雷雨盛行

今晨平地的最低氣溫為新北石碇10.4度,苗栗三灣也只有10.5度,各地區平地的最低氣溫約在10至14度。大陸冷氣團影響,...

8成兒少黏螢幕 國中迷IG、國小滑抖音

兒童節將至,兒福聯盟昨公布一份針對五至九年級學生進行的「二○二五年兒童休閒娛樂現況調查報告」,數據指出,在休閒時間運用上...

清明連假避塞車!最佳出發時間、國道收費與高乘載管制一次看

明日即將展開為期4天的清明連假,為因應民眾返鄉、出遊需要,各疏運單位已規劃相關交通疏導管制措施,並全力加開班次疏運,以下為《聯合新聞網》整理,清明節交通疏運措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