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橘貓叼走被丟掉的娃娃就跑 他跟上去見溫馨一幕淚崩:牠們很珍惜

NBA/柯瑞下半場狂轟25分 里夫斯9記三分球難救湖人

可能再被捕入獄?尹錫悅出險招 被彈劾後前途恐比朴槿惠更凶險

呈現台灣藝術精彩篇章 史博館「大家的歷史」連假開展

史博館展出李奇茂1980年作品《馬》。圖/史博館提供
史博館展出李奇茂1980年作品《馬》。圖/史博館提供

國立歷史博物館(史博館)策畫「大家的歷史・歷史的大家」系列特展,自清明連假起至7月陸續登場,本系列將展出李再鈐、李奇茂、鍾桂英、陳國展等藝術家個展,透過藝術家的人生與藝術語彙,呈現台灣藝術發展與傳承。

史博館表示,「大家的歷史・歷史的大家」系列特展中的「大家」不僅指向廣大觀眾,也象徵享譽藝壇的「大藝術家」,強調藝術家不僅是獨立創作者,更是台灣藝術發展脈絡中的重要角色。自清明連假首日推出「穿越世代-李再鈐個展」與「李奇茂百年展」,4月18日將接棒展出「玩色‧巧師:台灣戰後第一代女性藝術家鍾桂英特展」,7月18日則呈現「刻畫人生:陳國展版畫特展」,四檔展覽接連展出,從水墨、雕塑、油畫、版畫呈現台灣藝術的多元樣貌。

「穿越世代-李再鈐個展」介紹跨越時代的台灣現代雕塑先鋒李再鈐多年關注台灣社會與歷史的脈絡,並運用多種媒材表達對當地社會現象的關懷。史博館提到,個展囊括其逾一甲子的創作歷程,涵蓋水墨、書法、立體裝置等多元作品,展出經典雕塑作品〈低限的無限〉,及首次公開的新作,交織個人生命歷程與藝術追求,展現深厚的文化根基與不斷創新的精神。

「李奇茂百年展」則展出台灣水墨藝術的重要代表李奇茂(1925-2019)共69件珍貴作品,李奇茂將水墨傳統筆法,融合西洋速寫技巧,靈動的筆觸捕捉物象,以水墨設色描繪時代精神,其筆下人物充滿生命力,動物畫作更展現敏銳觀察力與深厚情感。史博館說,此展涵蓋李奇茂不同時期的創作精華,包括〈任重道遠〉、〈同心〉、〈八仙上壽〉、〈群鷹會〉、〈春江水暖鴨先知〉與最後遺作〈天馬〉等,多件作品更為首度公開。

四月中旬將開展的「玩色‧巧師:台灣戰後第一代女性藝術家鍾桂英特展」,由戰後台灣女性藝術家的開拓者鍾桂英,使用其擅長融合東西方藝術的美學,細膩描繪女性在社會中的角色與情感;暑假壓軸登場的「刻畫人生:陳國展版畫特展」,則展出藝術家陳國展橫跨油畫、雕塑與版畫的創作,讓觀眾有機會一睹陳國展是如何透過版畫技法記錄歷史、詮釋人文關懷。

史博館「李奇茂百年展」展出台灣水墨藝術重要代表李奇茂(1925-2019)不同時期的創作精華。圖/史博館提供
史博館「李奇茂百年展」展出台灣水墨藝術重要代表李奇茂(1925-2019)不同時期的創作精華。圖/史博館提供
史博館「穿越世代-李再鈐個展」介紹台灣現代雕塑先鋒李再鈐運用多種媒材表達對社會現象關懷之作品。圖/史博館提供
史博館「穿越世代-李再鈐個展」介紹台灣現代雕塑先鋒李再鈐運用多種媒材表達對社會現象關懷之作品。圖/史博館提供

史博館 藝術家

延伸閱讀

連假首日墾丁台灣祭登場 屏鵝公路南下路段現車潮

小心連假戶外活動帶回恙蟲病! 桃衛生局:返家後沐浴換衣

42人獲藝術家、業界人士評選頂尖 台南科大美術系畢業生作品展出

連假首日…國3台中大甲路段女子凌晨墜橋亡

相關新聞

影/花蓮高風險潛勢溪流擴增至41條 七個單位建立上下游聯防機制

又快到雨季了,怪手忙著從乾枯的小清水溪乘起一匙匙的土石。去年七月,小清水溪在凱米颱風來襲期間暴漲,沖垮台鐵北迴線小清水溪...

不斷更新/清明掃墓+出遊車潮 國道一早紫爆 國5北返恐塞到深夜

今天為清明節連續假期第2天,目前國道各區路段車流順暢。高速公路局預估今天國道交通量為119百萬車公里,為平日年平均(92百萬車公里)1.3倍。其中,南向交通量可達64百萬車公里,為平日年平均的1.4倍。

太魯閣號事故裝紀念燈花8千萬 Cheap轟台鐵智障:改革才對得起死者

台鐵太魯閣號事故4周年,罹難者家屬在事故隧道設計「紀念之光」,高達8000多萬元,遭質疑造價昂貴。網紅Cheap在臉書表...

男深夜雙眼上吊肢體怪異扭曲妻嚇壞 竟是血糖失控引癲癇

60多歲男糖尿病患者凌晨3點突然全身盜汗、脫去衣物,舉止怪異。妻子驚醒後,發現他坐在床邊,反覆拿起衣物又放下,接著在房間...

舒適溫暖明起變天 下周水氣一波波轉溼涼 高山零星降雪

今天清明連假第2天,中央氣象署預報員陳姵安表示,今天環境風場偏東風為主,各地多雲到晴好天氣,舒適溫暖,西半部高溫26至2...

清明連假物價飆漲 十分天燈漲一倍...學者憂成下個墾丁

清明連假民眾大舉出遊,不僅塞爆桃園機場,各景區也有不少民眾國旅。新北知名國際景點十分老街連假首日也吸引不少遊客,但高昂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