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畫面曝…台南香鋪店凌晨大火「炮竹聲不斷」 老闆夫婦救出送醫不治

罷免林沛祥總部被要求關閉整修騎樓? 領銜人控:司馬昭之心

川普執政近百日 學者:台灣還不是美國優先事項

今年第7起!台鐵停車不當 超出月台

台鐵五個月內發生七次調車事故,台鐵表示會加強訓練並全面檢討。新聞示意圖,非當事人。記者林俊良/攝影
台鐵五個月內發生七次調車事故,台鐵表示會加強訓練並全面檢討。新聞示意圖,非當事人。記者林俊良/攝影

台鐵停車不當事件頻傳,昨五一一車次莒光號在台中清水站進站時,因司機員軔機操作不當,導致停車位置不當,一車門超出月台,車上旅客只好改從其他車門上下車,該莒光號因此延誤三分鐘發車,這也是今年第七起停車不當事件。

根據台鐵統計,七起停車不當事件中,有四起是人為、二起是ATP因素,其中人為因素包括司機使用手機通話分心、注意力為其中等。除了停車不當事件頻頻發生外,調車事故也頻傳,其中台鐵花蓮機務段日前才因駕駛操作控速不當,調車單機撞上EMU三○○○新自強號。

台鐵內部員工透露,公司雖然不斷對外聲稱會加強訓練,然而不少台鐵員工舊有觀念根生蒂固、難以改善,近期幾起事故多是資深司機,仗著自己較有經驗,刻意忽略細節及SOP,是否發生事故全憑運氣。

此外,也有員工提到,台鐵在「台鐵局」時代時,曾因前局長張政源離退後,有好長一段時間由時任交通部次長祁文中暫代,當時台鐵也是小狀況不斷,隨後更發生太魯閣號事故,如今隨著前董座杜微退休,同樣也是由交通部次長暫代,員工多少會有「天高皇帝遠」的心態。

對此,台鐵公司強調,未來將持續加強司機員訓練及考核,本次莒光號停車不當事件待台鐵運安處調查釐清原因後,會予以議處。

交通部政務次長、台鐵代理董事長伍勝園坦言,近期事故發生過於頻繁,過去幾次事故雖有懲處,但懲處程度太過寬鬆,未來會加嚴規範,務必要讓鬆懈員工「痛到」。

對於此次停車不當事故,伍勝園說,原本就有不依循SOP的記點淘汰制度,累積滿七點將不得進行行車業務,這對駕駛影響很大,是很嚴重的懲處,而記點的嚴謹度也會加強,要讓員工上緊發條。

台灣鐵道暨國土學會秘書長黃柏森則認為,台鐵進行調查掌握事故真因是最基本,但依據事故真因去研擬改善對策並落實執行,也很重要。除了台鐵運安處的調查,鐵路監理機構與運安會也應考量如何加強監理與外部調查作為。

交通部 台鐵

延伸閱讀

扯!莒光號停車不當超出月台 今年已發生7起

影/每年20件意外落軌有對策了 台鐵1.5億設月台門 明年3月啟用

5個月第7起!控速不當調車撞新自強號 運安處介入調查

外國網紅電車內大放音樂、月台翻筋斗!日網怒轟「滾回自己國家」

相關新聞

今明濕涼不排除劇烈天氣 吳德榮:周日好轉 下周一再有鋒面快閃

東北風增強,中央氣象署發布陸上強風特報,今晨至明晚蘭嶼、綠島、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嘉...

東北季風增強+鋒面再度南壓 雷雨今炸雲林以北和宜花

今天東北季風增強,鋒面又再度南壓,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在「天氣職人-吳聖宇」臉書粉專表示,雲林以北、宜蘭到花蓮一帶...

台南地牛翻身! 上午6時10分東山規模4.1淺層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發布第88號顯著有感地震報告,今天上午6時10分,在台南市政府東北方41.9公里,位於台南市東山區,發生芮氏規...

聚餐諷「預算被刪」招來正義魔人 管中閔傻眼再發文

台大前校長管中閔日前和3名昔日學生聚餐,他在臉書提及3人都在大學任教,以及「他們說預算被刪,於是只能點3人套餐」,沒管中...

出國玩中風費用100萬僅負擔17萬 老弱病保旅平險4關鍵

台灣人愛出國旅行,一個擁有2300萬人口的國家,2024年一整年出國人次竟高達1684萬9683人。出國旅行是我們與家人創造美好回憶的方式,但可能也因為對異地的陌生、旅途導致的身體勞累,而發生意外、疾病,產生諸多風險。究竟出國旅行,該怎麼玩才能安心又有保障?保險又該如何規畫,才能降低老病殘的旅行風險? 鈺璽診所副院長、振興醫院精神科特約醫師蔡佳芬分享,常常會有家屬來詢問,是否可以帶年邁生病但行動尚能自主的長輩出國旅行,而她總是回答「沒問題的」,只要備好常備藥品,並且首選醫療專機可以飛回來的的旅遊點。至於醫療專機的費用以及申請方式,本文將一一為你解答。...

什麼是「醫師協助死亡」? 3情境下67%人願接受 為何醫師最反對

台大公衛學院24日公布最新「醫師協助死亡」調查研究顯示,不分情境下,支持醫師協助死亡民眾比率達67.6%,其中,以支持末期病人採醫助死亡者達86.2%最高,學者建議應開啟社會對話與溝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