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大佬稱AI診斷能改善急診壅塞 急診醫以3件事反駁:它無法抬病人上床

醫院急診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醫院急診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在急診這個戰場上,塞住的從來不是診斷速度,而是人、是制度、是整個醫療環境的卡關」,超級白急診醫師在社群平台如此訴說。他指出,有次在一場合聽到已不在線的醫界大佬稱,急診不是因為缺醫護人力才壅塞,而是因為診斷速度不夠快,AI診斷會是解方;對此,超級白急診醫師提出反駁。

超級白急診醫師在個人臉書專頁發文表示,自己不是不相信科技,而是在線的急診醫護都知道,急診壅塞還牽涉到人、制度、醫療環境等問題。他也舉例,AI無法替急診醫師解釋病情給家屬聽、無法抬病人上床、排病房床位。

超級白急診醫師坦言,聽到該名醫界大佬認為AI診斷是「解決急診壅塞真正的方法」,讓他瞬間心都涼了,但是他也澄清,並非為了否定所有前輩的努力才發文,他反而很感謝在現場、退到第二線還繼續替急診發聲的醫師們。

然而超級白急診醫師也認為,位居決策的高位久了,會看不清水有多深,他期盼這些心裡話能被聽見,而非選擇沉默,「急診沒那麼容易救,但靠我們彼此聽見彼此的聲音,也許還有一點希望」。

網友們對此紛紛留言,「不敢提人力缺口而是壓榨現有人力」、「全靠AI診斷,那需要醫師幹嘛?」、「蠻多不必急診的急診病患」、「一秒診斷完,但沒護理師抽血給藥,難過」、「有意思,診斷完直接出院?因為沒有醫護人力可以照顧」、「醫護環境不改善,丟再多柴火進去也都燃燒殆盡」。

AI 醫師 醫護人員

延伸閱讀

生死一線的背後…康橋重傷學生輸血百餘袋與死神搶命

綠島衛生所24小時急診恐斷線 陳瑩、莊瑞雄籲提早因應

綠島衛生所24小時急診恐斷線 陳瑩、莊瑞雄籲提早因應

權威醫堅放鼻胃管「連氣都沒引流」 急診醫嘆:醫學牽扯政治就不同

相關新聞

半數兒少 玩社群不懂數位足跡

兒少使用網路已是日常,但對數位足跡曝光的輕忽,導致被盜用身分、肉搜、騷擾、詐騙,甚至性私密影像外流等層出不窮。家扶基金會...

兒虐去年6千多件 過動、遲緩兒占2成

衛福部統計,去年逾六千件家內受虐案件中,兒虐受害者屬過動、發展遲緩者高達二成;接受家外安置的受虐兒中,則有三成為身心障礙...

回響/台灣鮮乳價格亞洲之冠 消基會籲價格合理化

本報日前報導,台紐經濟合作協定今年生效,紐西蘭進口液態乳零關稅來台,但無論是市售還是業務通路用的紐西蘭鮮乳,價格都未調降...

桃園中壢長慎醫院只外洩8萬筆病例? 駭客打臉:手中總共掌握88萬筆資料

桃園中壢長慎醫院遭駭客入侵,先前傳出僅8萬多筆病歷資料外洩;不過,駭客NightSpire今(25)日在暗網中PO出手中...

橘世代/【出國旅行平安攻略】郵輪上中風 旅平險救命

藝人大S過年期間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猝逝,引發國人危險意識,思考出國旅行遇意外或疾病的因應之道。

社工分享自身經驗:特殊兒難帶 家長是加害也是受害者

幼時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林彥宇,曾擔任兒少保護社工,目前在苗栗縣身障服務中心擔任社工督導。他體認過動症家屬...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