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股將大漲?罕見牛市指標接近閃現邊緣 80年來僅出現18次

夜夜活春宮…情侶開窗激戰「響徹全區」 居民忍不住出招反擊

一圖看天氣!明轉晴但下周一又有鋒面報到 降雨熱區曝光

南市新增第2例境外移入登革熱 永康6旬男曾到菲律賓探親

台南市新增第2例境外移入登革熱確診病例,市府哲籲請民眾慎防登革熱,國際旅遊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圖/台南市衛生局提供
台南市新增第2例境外移入登革熱確診病例,市府哲籲請民眾慎防登革熱,國際旅遊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圖/台南市衛生局提供

台南市今天公布新增1例境外移入登革熱確診病例,永康區正強里60多歲本國籍男性,4月1日至23日至菲律賓探親,21日出現頭痛,關節痛,肌肉痛及食慾不振等症狀,23日返國後即返回台南住處,24日身體不適至高雄榮民總醫院台南分院急診後返家休息,25日症狀持續,至永康奇美醫院就醫,經醫師評估後予以NS1快篩試劑檢驗為NS1陽性通報。

登革熱防治中心接獲通報後,立即動員衛生單位及區公所等防疫團隊,針對通報個案居住地進行緊急噴霧罐防治和民眾衛生教育、環境孳生源清除及病蚊媒密度調查,清除積水容器5個、無陽性容器,現場掃蚊未查獲斑蚊,確診後規劃相關化學防治作業。

衛生局表示,國際登革熱疫情嚴重,以東南亞、南亞及美洲地區為主,疾病管制署傳染病統計截至今年4月26日,國內已累計46例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主要來自印尼、菲律賓及越南。

市府提醒醫療院所提高警覺,如有外籍移工入境體檢或診療時發現病患有疑似症狀者,主動詢問並落實T.O.C.C.(旅遊史、職業、接觸史、群聚史),如有相關流行區旅遊史加發燒及任二項症狀(出疹、噁心、嘔吐、頭痛、 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骨頭痛),請立即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並即時通報,如未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9條於24小時內完成通報,將依同法第64條規定處醫師9萬元以上45萬元以下罰鍰及同法65條處機構3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鍰。資訊可洽台南市登革熱防治中心或 06-3366366防疫專線。

台南市新增第2例境外移入登革熱確診病例,市府哲籲請民眾慎防登革熱,國際旅遊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圖/台南市衛生局提供
台南市新增第2例境外移入登革熱確診病例,市府哲籲請民眾慎防登革熱,國際旅遊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圖/台南市衛生局提供
台南市新增第2例境外移入登革熱確診病例,市府哲籲請民眾慎防登革熱,國際旅遊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圖/台南市衛生局提供
台南市新增第2例境外移入登革熱確診病例,市府哲籲請民眾慎防登革熱,國際旅遊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圖/台南市衛生局提供
台南市新增第2例境外移入登革熱確診病例,市府哲籲請民眾慎防登革熱,國際旅遊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圖/台南市衛生局提供
台南市新增第2例境外移入登革熱確診病例,市府哲籲請民眾慎防登革熱,國際旅遊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圖/台南市衛生局提供

台南 快篩試劑 登革熱

延伸閱讀

東南亞拚轉型 菲律賓成投資熱點 專家:EV、AI有商機

南市訂自治條例納管娃娃機、德州撲克 規範不足議員要求先撤案

陸再度發布南海島礁生態報告 控菲律賓在鐵線礁「亂丟垃圾」

全球登革熱去年成歷史最慘 國際登革熱研討會今登場

相關新聞

醫師投書Lancet稱台灣醫療崩壞 台大院長:沒那麼不堪

中國附醫醫師李景行等人投出國際醫療期刊Lancet,稱台灣醫療體系脆弱,在新冠疫情期間暴露無遺,並將其歸因於政策問題,包...

一張圖看天氣!明轉晴但下周一又有鋒面報到 中部以北防劇烈天氣

受東北季風影響,加上華南雲雨區東移,今天北部、東半部天氣濕涼,不過中央氣象署預報員李名翔表示,明天隨著東北季風減弱,僅基...

陳志金、羅一鈞澄清The Lancet文章 新冠致死率在台僅0.16%

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刊登一篇文章投書,以台灣健保體系處在崩壞邊緣為題目,引發醫界熱議。奇美...

肺活量雪崩下降差正常7倍 菜瓜布肺死亡與肺癌差不多

你的肺如果變成「菜瓜布」會怎麼呢?原本呼吸時有大範圍的氣體交換,會因纖維化的過程,用力呼氣肺活量(FVC)從正常一年減少...

27日升溫明顯 28日鋒面通過氣溫略降

氣象署指出,明天東北季風減弱,各地氣溫回升明顯,北部高溫有機會達到攝氏30度左右,28日鋒面報到東北季風增強,溫度又會略...

健康台灣論壇前夕 台灣健康聯盟籲調漲菸捐、飲料減糖

近日美國總統川普掀起的全球關稅大戰未歇,下一波更瞄準藥品,衝擊仍待評估。健康台灣論壇明天即將登場,台灣健康聯盟認為,台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