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巨大蘑菇雲衝天!伊朗南部港口爆炸「建築也遭毀」 逾500人受傷

「沒做錯」凱道抗議後赴警局自首!朱立倫、楊智伃送辦 謝龍介多背一罪

陳志金、羅一鈞澄清The Lancet文章 新冠致死率在台僅0.16%

奇美醫院加護病房醫師陳志金表示,《刺胳針》(The Lancet)中一篇討論台灣健保體系在崩壞的文章,並非研究論文,並且引述內容錯誤,直批原文作者探討健保應該更謹慎,Lancet也不該沒有查證就下聳動標題。本報資料照片
奇美醫院加護病房醫師陳志金表示,《刺胳針》(The Lancet)中一篇討論台灣健保體系在崩壞的文章,並非研究論文,並且引述內容錯誤,直批原文作者探討健保應該更謹慎,Lancet也不該沒有查證就下聳動標題。本報資料照片

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刊登一篇文章投書,以台灣健保體系處在崩壞邊緣為題目,引發醫界熱議。奇美醫院加護病房醫師陳志金表示,該文章並非研究論文,引述內容錯誤,直批原文作者探討健保應該更謹慎,Lancet也不該沒有查證就下聳動標題。

一篇由李景行(Jing-Xing Li)、許漱白(Shu-Bai Hsud)投書的文章談到我家醫療場域的護病比高,以及過勞低薪問題,還有急診壅塞困境,甚至政府官員在社群平台嘲諷急診醫師等事件,引發醫界熱議。

陳志金指出,該文章作者是中部某醫學中心的一名內科住院醫師,文章內容引入媒體報導,如急診壅塞、官員的不當言論、護病比、護理離職潮、薪資、新冠住院死亡率,最後結論是「台灣健保瀕臨全面崩潰」。雖然住院醫師寫文章探討健保值得鼓勵,但是國際期刊投書,應該要更嚴謹,最好是專門老師指導 。

陳志金表示,該篇文章並不是研究論文,只是一篇很短的的「讀者投書」;再者,文章補充資料(Supplementary Material)檔案錯誤,是另外一篇研究的資料。最後,文中提到「2022年Omicron疫情高峰時期新冠住院患者死亡率58.2%,跟日本12.5%差距大」也是錯誤資訊。

陳志金說,依照文章的文獻查證,原文是長庚論文,探討110名重症插管病人在不同COVID時期的臨床表現。「58.2%」是指Omicron病人的占比,並非死亡率。他呼籲,作者或是政府應該澄清,以免誤導國外學者。同時他說,Lancet不應該在沒有確實查證之下,允許這樣的標題。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指出,2022年Omicron流行期間,國內新冠確診病例約880萬例,死亡約1.4萬例,致死率約0.16%。同時期日本致死率為0.2%,我國並未高於日本。

國際知名醫學期刊「 刺胳針」刊登國內醫師投書指台灣健保體系處在崩壞邊緣目,引發醫界熱議。奇美醫院加護病房醫師陳志金在臉書專頁表示,該文章並非研究論文,且引述內容錯誤。圖/取自陳志金臉書
國際知名醫學期刊「 刺胳針」刊登國內醫師投書指台灣健保體系處在崩壞邊緣目,引發醫界熱議。奇美醫院加護病房醫師陳志金在臉書專頁表示,該文章並非研究論文,且引述內容錯誤。圖/取自陳志金臉書

健保 死亡率 醫師

延伸閱讀

台灣健保崩壞亂象登國際期刊 急診壅塞、小腦袋全揭露

醫界大佬稱AI診斷能改善急診壅塞 急診醫以3件事反駁:它無法抬病人上床

次世代基因定序納健保近1年 肺癌占最大宗

「沒給自己留餘地」習近平決意硬摃美國 外媒:川普恐須先打電話

相關新聞

醫師投書Lancet稱台灣醫療崩壞 台大院長:沒那麼不堪

中國附醫醫師李景行等人投出國際醫療期刊Lancet,稱台灣醫療體系脆弱,在新冠疫情期間暴露無遺,並將其歸因於政策問題,包...

一張圖看天氣!明轉晴但下周一又有鋒面報到 中部以北防劇烈天氣

受東北季風影響,加上華南雲雨區東移,今天北部、東半部天氣濕涼,不過中央氣象署預報員李名翔表示,明天隨著東北季風減弱,僅基...

陳志金、羅一鈞澄清The Lancet文章 新冠致死率在台僅0.16%

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刊登一篇文章投書,以台灣健保體系處在崩壞邊緣為題目,引發醫界熱議。奇美...

肺活量雪崩下降差正常7倍 菜瓜布肺死亡與肺癌差不多

你的肺如果變成「菜瓜布」會怎麼呢?原本呼吸時有大範圍的氣體交換,會因纖維化的過程,用力呼氣肺活量(FVC)從正常一年減少...

27日升溫明顯 28日鋒面通過氣溫略降

氣象署指出,明天東北季風減弱,各地氣溫回升明顯,北部高溫有機會達到攝氏30度左右,28日鋒面報到東北季風增強,溫度又會略...

健康台灣論壇前夕 台灣健康聯盟籲調漲菸捐、飲料減糖

近日美國總統川普掀起的全球關稅大戰未歇,下一波更瞄準藥品,衝擊仍待評估。健康台灣論壇明天即將登場,台灣健康聯盟認為,台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