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側乳房長硬塊…她熬過44次化放療 復發轉移靠藥助延命

59歲陳太太,11年前因左側乳房冒出不明硬塊,就醫確診為第2期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熬過16次化療及28次放射線治療後,終於消除癌細胞,逐漸恢復健康。沒想到,4年前回診追蹤時意外發現癌細胞轉移到肝臟,在醫師建議下切除部分肝臟,之後開始服用CDK4/6抑制劑,預後良好。
口服標靶藥CDK4/6抑制劑問世,讓轉移性荷爾蒙陽性乳癌治療出現曙光,該藥物於2019年10月CDK4/6通過健保給付,讓病友能有效控制病情、延長存活期且維持生活品質。不少病友在健保給付2年屆滿後繼續用藥,以陳太太為例,過去1年7個月以來,藥費超過百萬元,她期待未來持續用藥有更多協助。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暨彰化基督教醫院乳房外科醫師陳守棟表示,健保署這二年新增或逐步擴大給付多種乳癌新藥,讓符合適應症病友得以盡早使用有效藥物抗癌。但是,針對治療有效的晚期乳癌病友,未來也期待健保能完全接軌國際,持續給付有效藥物,降低復發機率、助病友延命。
乳癌連續20年高居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每年新增約1.7萬名女性確診,且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台灣乳癌死亡率長期呈現持平不降。另外,新確診個案中,又以荷爾蒙受體陽性且HER2陰性的亞型占最大宗,人數多達6成;若有明確的標靶治療策略,這類乳癌病患對荷爾蒙治療的效果相當好。
目前CDK4/6抑制劑健保給付上限2年,讓癌友在用藥期滿後面臨自費或停藥兩難抉擇,盼健保支持走得更長遠。陳守棟強調,總統賴清德近年提出「健康台灣」願景,宣示2030年將國內癌症死亡率降低3分之1,而要達到此目標,能否提升乳癌治療存活率是關鍵。
三軍總醫院腫瘤醫學部部主任戴明燊指出,從2017年到2021年數據可見,第0-1期乳癌五年存活率達99.9%,第2期為95.6%、第3期80.5%,一旦確診為第4期轉移性乳癌則驟降至39.4%,可見提升晚期治療成效,是降低死亡率的當務之急。
英國國民健康服務(NHS)研究發現,轉移性荷爾蒙陽性乳癌病友以CDK4/6抑制劑的臨床治療2年後,5成以上病友維持疾病不惡化,可持續用藥延命。戴明燊說,乳癌病友年齡層大多落在40歲至60歲,能否在治療過程中保有生活品質是這群乳癌病友考量的重點,更需要有效的藥物達到疾病控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