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交換禮物」感動3000人 溫暖持續蔓延全台

紀錄片電影「交換禮物」今天在高雄大遠百舉辦公益放映包場活動,高醫木棉花關懷俱樂部就有20多位病友前來觀影,感受重生的喜悅。記者劉學聖/攝影
紀錄片電影「交換禮物」今天在高雄大遠百舉辦公益放映包場活動,高醫木棉花關懷俱樂部就有20多位病友前來觀影,感受重生的喜悅。記者劉學聖/攝影

由Hi-Q中華海洋生技發起,攜手陶聲洋防癌基金會,在全台七大城市舉辦「交換禮物」紀錄片公益放映,今天在高雄大遠百舉辦包場活動,現場有包括癌友、家屬、醫護人員等超過500人來到戲院觀影,體會這部片所帶來的深刻共鳴與溫柔陪伴,高醫木棉花關懷俱樂部就有20多位病友前來觀影,感受重生的喜悅。

「交換禮物」非常詳盡紀錄各式醫療知識、病人經歷的身心考驗,也藉由曾寶儀專業的訪談,幫助觀眾迅速學習與癌症對抗的知識,除了病友的生命勇氣還有陪伴者的溫暖支持,許多來觀影的民眾看完都忍不住紅了眼眶,深深被片中的人物故事吸引,導演林明謙強調這不只是一部療癒的紀錄片,更是一場深入心靈的生命教育。

中華海洋生技社福事業總經理陳樹人表示,這項電影公益包場已有超過3000人報名,感動持續擴散中。誠摯感謝每一位走進戲院的民眾,也感謝每一個願意讓感動延續的團體與夥伴。歡迎更多公益團體與企業響應,一起將這份溫暖的禮物,傳遞給更多需要的人,5月17日將在台中舉辦最後兩場公益包場活動,歡迎更多公益團體與企業響應,一起將這份溫暖的禮物,傳遞給更多需要的人。

紀錄片電影「交換禮物」今天在高雄大遠百舉辦公益放映包場活動,現場有包括癌友、家屬、醫護人員等超過500人來到戲院觀影,體會這部片所帶來的深刻共鳴與溫柔陪伴。記者劉學聖/攝影
紀錄片電影「交換禮物」今天在高雄大遠百舉辦公益放映包場活動,現場有包括癌友、家屬、醫護人員等超過500人來到戲院觀影,體會這部片所帶來的深刻共鳴與溫柔陪伴。記者劉學聖/攝影
紀錄片電影「交換禮物」今天在高雄大遠百舉辦公益放映包場活動,吸引超過500人前來觀影。記者劉學聖/攝影
紀錄片電影「交換禮物」今天在高雄大遠百舉辦公益放映包場活動,吸引超過500人前來觀影。記者劉學聖/攝影
紀錄片電影「交換禮物」今天在高雄大遠百舉辦公益放映包場活動,現場有包括癌友、家屬、醫護人員等超過500人來到戲院觀影,體會這部片所帶來的深刻共鳴與溫柔陪伴。記者劉學聖/攝影
紀錄片電影「交換禮物」今天在高雄大遠百舉辦公益放映包場活動,現場有包括癌友、家屬、醫護人員等超過500人來到戲院觀影,體會這部片所帶來的深刻共鳴與溫柔陪伴。記者劉學聖/攝影
紀錄片電影「交換禮物」今天在高雄大遠百舉辦公益放映包場活動,現場有包括癌友、家屬、醫護人員等超過500人來到戲院觀影,體會這部片所帶來的深刻共鳴與溫柔陪伴。記者劉學聖/攝影
紀錄片電影「交換禮物」今天在高雄大遠百舉辦公益放映包場活動,現場有包括癌友、家屬、醫護人員等超過500人來到戲院觀影,體會這部片所帶來的深刻共鳴與溫柔陪伴。記者劉學聖/攝影

交換禮物 生技

延伸閱讀

《愛的練習》獲北京電影節四大獎 精準搔到婚姻的癢處

《萬王之王》全球票房破19億 獲讚「永恆巨作」我和孩子都哭了

紀錄片影展巡迴金門 戰爭、醫療主題盼開啟討論

「破·地獄」創6.7億紀錄!台灣推加長版:最完整故事

相關新聞

不孕症手術費減稅不成反補稅 女法官訴訟6年敗訴

一名女法官在北市某診所花卅七萬餘元做人工生殖手術求子,報稅時將這筆花費列入「列舉扣除額」的醫藥及生育費想減稅,卻被國稅局...

人工生殖費要補稅 女法官:我好累,不上訴了

「我好累,不上訴了!」女法官受訪時,對稅法的僵化感到無奈,「連我如此了解法律的人都無法爭取合理的權益,其他女性更難獲得保...

新聞眼/衛福部手一攤 鼓勵生育淪政治秀

一名女法官斥資卅七萬元進行人工生殖,卻在報稅時因醫療院所未被財政部認定為「會計紀錄完備正確之醫院」,而遭剔除列舉扣除額,...

幼兒玩具掀租用潮 糾紛卻不斷

養小孩燒錢,加上嬰幼兒用品使用期限短,租用成為新興育兒風潮。從名牌嬰兒床、汽車座椅到學步車、玩具等,都可以花小錢租到。不...

台北南港LaLaport又停電了!台電指:事故原因「在這裡」

台北南港LaLaport今(3)日晚間19時許又傳出突然斷電,讓不少正在用餐的民眾傻眼。台電稍候回應表示,台電供電系統運...

中西藥界為販賣新令互槓 衛福部長:我有信心解決

一紙販賣新令幾乎引爆中醫藥與西藥界戰火,前者昨天舉行百人誓師大會力挺衛福部政策,後者則要在明天下午走上凱道、訴求捍衛民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