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7省道首設「雙色溫」路燈 交通部下半年擬擴大辦理

為降低行人死亡,交通部今年祭出改善道安三支箭,其中包含改善路口照明,以「路段黃光、路口白光」為更換原則,選定全台7處行人通行量較多的省道路口作為示範點。公路局表示,7處「雙色溫」路燈示範點成效預估2至3月可看出成果,若肇事防制成效良好,預計今年也會在預計進行路口改善的400處中挑選適合地點,評估下半年擴大辦理。
交通部祭出改善道安三支箭,省道首度設置「雙色溫」路燈,以「路段為黃光,路口改為白光」為原則,在北、中、南、東7處省道示範點,試辦路口燈具改裝計畫,3月底完工,4月勘查檢視調整,預期未來高肇事路口夜間交通事故最多可望減少3成。
7處「雙色溫」路燈省道示範點包含新竹縣新豐鄉的台15線與竹3縣道路口、宜蘭縣羅東鎮純精路與樹人路路口、花蓮吉安鄉台9線吉豐路三段與吉豐路三段667巷路口、彰化縣芬園鄉台14線與德興路和富山街路口。
另還有,南投縣草屯鎮台14線與仁愛街路口、南投縣水里鄉台16線15K+335名水路/中正路/中山路多岔路口、高雄市甲仙區台29線寶隆國小旁丁字路口。
另外,桃園市及屏東縣等縣市已在2021年起陸續設置「雙色溫」路燈,桃園市2023年公布試辦成果,指出更換路燈後,夜間肇事減少3成,因此擴大辦理,預計2026年推行至全市。
公路局組長姜宇峰說,公路局轄管的省公路系統與市區環境不同,因此選定7處行人交通量較多的路口試辦,也是省道首度設置「雙色溫」路燈。
省道路段上採黃色低色溫燈光,但路口行人穿越線處則採白光中色溫燈光,除了增加斑馬線和路口的照明外,對駕駛人來說,黃光路燈後看到行穿線上的白光,會有警示作用。
姜宇峰指出,7處省道「雙色溫」路燈示範點成效預估2到3個月就可以看出成果,若肇事防制成效良好,公路局今年預計針對400處路口照明改善,也會在這400處中挑選適合的地點,評估下半年擴大辦理。
另外,姜宇峰提及,公路局去年已完成2800處路口改善,今年將再改善5000處路口,包含行穿線退縮或增設庇護島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